[发明专利]一种乳化沥青透层油渗透深度的评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4776.1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3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郝培文;李志刚;张喜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04 | 分类号: | G01N13/04;G01B5/1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化沥青透层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塑料量杯 油渗透 读取 养护 乳化沥青 透层 评定 均匀喷洒 渗透性能 施工要求 透明的 拌制 捣实 破乳 整平 装入 室内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化沥青透层油渗透深度的评定方法,该方法为:拌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再装入透明的塑料量杯内捣实并整平表面,然后置于养护室内养护,养护结束后,读取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表面的高度H1,然后向塑料量杯中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表面均匀喷洒乳化沥青透层油,静置破乳后读取塑料量杯内未渗透乳化沥青透层油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高度H2,再通过公式H=H1‑H2计算透层油的渗透深度,最后根据透层油渗透深度对乳化沥青透层油的渗透效果进行评价。本发明预先在实验室先对乳化沥青透层油的渗透性能的渗透效果进行评价,保证乳化沥青满足施工要求,甚至可选取到最优渗透效果的乳化沥青,且实验结果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乳化沥青透层油渗透深度的评定方法。
背景技术
透层材料是我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建设中的重要材料之一,在半刚性基层和沥青路面面层之间起着过渡、粘结以及固结基层表面的作用。透层材料的使用,减少了层间破坏,对提高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耐久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乳化沥青一直是透层材料的主力军,但由于半刚性基层表面密实,乳化沥青洒到基层表面如果不能有效渗透进入基层材料内部,将会很快破乳,形成一层油膜。这一层油膜很容易在施工过程中被运料车、摊铺机粘起、推掉,从而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因此,透层油是否能够有效渗透下去一定深度对于半刚性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的结构连续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尽管目前透层油用乳化沥青产品有很多不同种类,但是对于透层油的渗透效果如何的渗透效果进行评价或检测,仍没有较好的方法,现在常用检测手段只能是通过钻芯法或挖坑法进行检验,虽然这种方法也比较直观有效,不过却只能等到透层施工结束以后再进行检测,而此时由于透层油已经洒布,即使检测出渗透深度不合格,却也已经于事无补了,由此可见,现在这种检测方法并不能预先评价透层油的渗透效果,有效保障透层油的施工质量,因此,非常有必要通过试验研究,寻找一种在施工前即可对透层油渗透效果进行准确评价的方法,从而更好地保证透层油的施工质量,发挥其对半刚性基层与沥青面层粘结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乳化沥青透层油渗透深度的评定方法。该评定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预先在实验室先对所用的乳化沥青透层油的渗透性能的渗透效果进行评价,保证所用的乳化沥青能够满足施工要求,甚至可选取到最优渗透效果的乳化沥青,而且该评定方法所测的实验结果准确,可同时进行多组试验,节约时间,而且操作方法简便,是一种简单易行且有效可靠的检测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乳化沥青透层油渗透深度的评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半刚性基层的施工要求拌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拌制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按相同质量分别装入多个大小、尺寸均相同的透明的塑料量杯内,并用橡胶棒捣实并整平表面,然后置于养护室内,在温度为18℃~22℃、相对湿度不小于95%的条件下养护7天;
步骤三、待步骤二中养护结束后,通过塑料量杯上的刻度标尺读取塑料量杯内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填充高度H1,
步骤四、待步骤三中完成读取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填充高度H1后,向塑料量杯中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表面均匀喷洒乳化沥青透层油,所述乳化沥青透层油的洒布量为0.9kg/m2~1.1kg/m2,静置至乳化沥青透层油破乳,然后通过刻度标尺读取塑料量杯内未渗透乳化沥青透层油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高度H2,再通过公式H=H1-H2,计算出乳化沥青透层油的渗透深度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47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