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微生物脱除废弃包装用镀铝膜表面铝的方法及反应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84722.5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4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白建峰;张洁娜;毛少华;顾卫华;张承龙;王景伟;苑文仪;戴珏;黄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3/18;C22B3/02;C22B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王洁平 |
地址: | 2012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装用 镀铝膜 脱除 微生物 反应器 废弃 嗜酸硫杆菌 脱铝 反应器设计 环境友好 酸性条件 培养基 金属铝 铝离子 放入 接种 拓展 应用 | ||
1.一种利用微生物脱除废弃包装用镀铝膜表面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废弃包装用镀铝膜经过破碎分选,得到粒径在0.5~3mm之间的金属铝富集体;
步骤2,按照固液质量体积比为20~40g/L,将金属铝富集体接入经过驯化处理的嗜酸硫杆菌菌株,接种量为8~12vol%,并于29~31℃的温度,120~140 r/min的转速下,在反应器中脱铝6~10天;其中:接入经过驯化处理的嗜酸硫杆菌菌株时,培养液中FeSO4·7H2O的添加量为40~80g/L,培养液的初始pH为1.0~2.5;
步骤3,脱铝过程完成后,固液分离,得到滤液和滤渣,将所得滤液依次进行萃取、反萃取和电解过程,得到电解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驯化处理的嗜酸硫杆菌菌株选自氧化亚铁硫杆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金属富集体的粒径集中0.5~1mm,培养液中固液质量体积比为30~40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培养液中FeSO4·7H2O的添加量为50~70g/L,培养液的初始pH为1.0~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培养液中,固液质量体积比为30~40g/L ,FeSO4·7H2O的添加量为60g/L,培养液的初始pH为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反应器包括反应器主体、
进料口、出料口和出液口;其中反应器主体为卧式圆筒状,其四周设置夹层,电热棒均匀分布于夹层中,反应器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热棒分别连接电控箱;反应器主体的中间位置水平设置转轴,转轴上径向均匀设置搅动棒,反应器主体的顶端设置进料口,底端通过管路和分离箱的上端开口可拆卸连接,分离箱底端设置出液口,滤布设置于分离箱内高于出液口的位置。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采用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包括反应器
主体、进料口、出料口和出液口;其中反应器主体为卧式圆筒状,其四周设置夹层,电热棒均匀分布于夹层中,反应器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热棒分别连接电控箱;反应器主体的中间位置水平设置转轴,转轴上径向均匀设置搅动棒,反应器主体的顶端设置进料口,底端通过管路和分离箱的上端开口可拆卸连接,分离箱底端设置出液口,滤布设置于分离箱内高于出液口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未经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47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