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MIMO链路自适应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82937.3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2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闻今;洪姝;董智杰;是钧超;高西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5/02 | 分类号: | H04L25/02;H04B7/0413;H04B7/0456;H04L1/00;H04B17/309;H04B17/391;G06N3/04;G06N20/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饶欣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器 学习 mimo 自适应 传输 方法 | ||
1.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MIMO链路自适应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机器学习非监督学习算法对信道状态信息进行特征提取;
特征提取的方法包括:通过信道估计获得信道矩阵与噪声方差,获得归一化后的信号矩阵P后分别取其实部与虚部作为非监督学习算法结构的输入x;通过梯度下降法对代价函数加入稀疏性与正则化惩罚,得到神经网络参数后提取得到特征e;将提取到的特征e作为分类器的数据构建信道信息特征与匹配传输参数之间的映射;
S2:将非监督学习算法结构中间层的输出数据作为分类器的输入,调制编码方式类别作为分类器输出,基于训练数据集对分类器训练,构建特征向量到调制编码方式类别的映射关系,即进行信道质量指示的选择;
S3:采用神经网络构建秩指示分类器,每一可选的秩指示对应一个分类器,可选的秩指示的数量为NS,将训练数据训练过的分类器通过校验数据集进行分类性能评价,选择分类性能最优的分类器;根据信道矩阵和噪声方差,在满足误码字率限制的情况下,选择能够实现最高速率的调制编码方式组合;
S4:将NS组层数与相匹配的调制编码组合通过比较器,选择MIMO系统最高频谱效率的层数与调制编码方式,如果有两组或多组组合实现同样速率,则选择层数较少的,并返回适应当前信道条件的信道质量指示和秩指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学习的MIMO链路自适应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包括信道质量指示和秩指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学习的MIMO链路自适应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非监督学习算法为自编码结构,通过使用多层神经网络来拟合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机器学习的MIMO链路自适应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编码结构通过以下过程实现:使用没有带类别标签的训练数据,在加入稀疏性与神经单元数量限制的条件下,尝试逼近一个恒等函数,对原始输入数据进行特征提取与降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机器学习的MIMO链路自适应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恒等函数为hW,b(x)≈x,x为非监督学习算法结构的输入,W是两神经元之间的联接参数,b是神经元的偏置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学习的MIMO链路自适应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分类器采用无参数的分类算法,包括逻辑回归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k-NN算法和Softmax算法,分类器的输入为自编码神经网络结构中间隐藏层的输出数据,分类器的输出为调制编码方式类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学习的MIMO链路自适应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调制编码方式为有限个确定的调制编码组合,利用Softmax分类算法来估计每个类别的发生概率,并利用梯度下降算法对参数进行更新,得到较优的分类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29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网络适应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UE及接入网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