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几何放大原理和单目计算机视觉的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82553.1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1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彭亚辉;姜旺俊;朱中杰;杨浩雷;曹旭阳;陈后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G01B11/14 |
代理公司: | 11257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付生辉;白淑贤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线 摄像机 成像平面 亮斑 图像 接触网几何参数 计算机视觉 激光 图像采集 测量 线激光 单目 拉出 放大 预处理 实时测量 再次使用 坐标计算 激光器 夹角为 开启线 通过点 中心点 相交 发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几何放大原理和单目计算机视觉的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摄像机的成像平面保持水平;使用摄像机对接触线进行图像采集,并得到图像一;开启线激光器,令其发射的线激光形成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线激光与接触线相交,形成激光亮斑;再次使用摄像机对带有激光亮斑的接触线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图像二;对图像一以及图像二进行预处理,并得到激光亮斑的中心点A′对应在摄像机的成像平面中的点A的坐标;设定C′并得出C′在成像平面中的点C的坐标,测量C′的导高;通过点A坐标与点C的坐标计算得出A′处的接触线的导高以及拉出值。本发明能够对接触线的导高以及拉出值进行高精度的实时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化铁路供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几何放大原理和单目计算机视觉的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中,接触网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输电路,接触线是为电力机车供电的导线。为保证接触线与电力机车受电弓之间的良好接触需对接触线的几何参数进行精确设置,其中最重要的参数包括接触线的导高和拉出值。接触线的导高是接触线到铁轨平面的垂直高度,拉出值是接触线在定位点处相对于铁轨中心的水平偏移距离。并且在实际测量中,对接触线导高测量精度的要求比对拉出值测量精度的要求更高。
接触线的导高和拉出值需要定期检测,以保证电力机车受电弓与接触网保持良好的接触,从而保证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目前对接触线的导高和拉出值的测量方法主要有非接触式和接触式两类测量方式。
接触式检测通常使用检测车测量,在检测车的受电弓滑条或弓架上安装传感器与接触线直接接触进行检测。接触式检测法还有人工吊杆式测量法,作业人员使用带有测量尺刻度的测量杆一头搭载接触线上,另一头搭载钢轨面上,读出测量杆伸出的最大刻度即为导高。
非接触检测方法主要有激光测量法和计算机视觉法,目前非接触式检测法已经成为主流的检测方法。激光测量法实例如山东蓝动激光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接触网激光测距仪DJJ-8,已应用于多家铁路相关单位。该测距仪使用的是激光脉冲测距的实现方式,测量时使用视频瞄准,在高分辨率TFT液晶屏上使用光学摄像系统瞄准待测的接触线,即可得到接触网几何参数。计算机视觉法有多目视觉法、双目视觉法和单目视觉法。多目视觉法是对多个相机(一般为四个)同时拍摄到的接触线上一点的图像进行处理,基于视差原理获得该点的位置信息,计算出该点处接触线的导高和拉出值的方法。双目视觉法与多目视觉法类似,同样采用视差原理通过图像处理获得导高和拉出值,区别在于双目视觉法是对两个布置在与铁轨延伸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相机同时拍摄到的接触线上一点的图像进行处理。单目视觉法是使用1台摄像机和1组激光器,激光器在与铁轨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内发射线激光,对用摄像机获取含有激光线与接触线的交点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接触线的导高和拉出值的方法。
目前采用单目视觉法的实例是西南交通大学的张桂南、刘志刚等人提出的基于摄像机标定的非接触式接触线导高和拉出值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硬件是摄像头和激光器,摄像头和激光器沿铁轨延伸方向放置于检测车车顶,激光器可发射激光到接触线上。该方法主要有采集图像、定位激光光斑中心点、通过图像坐标与获取空间坐标三个步骤,据此计算接触线的导高、拉出值。采集图像的过程是,激光器发射线激光照射在接触线上,CCD摄像机采集图像。激光光斑中心点的定位通过迭代阈值算法实现。摄像头获得的图像坐标与激光点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可通过建立系统的几何模型进行分析,可根据三角形关系得以图像上的横纵坐标为参数的接触线导高和拉出值的公式计算出结果。此方法求得的拉出值与光学测量仪的实测值之差小于11mm,所得导高之差小于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25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计算物体表面的高度图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激光多尺寸单伺服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