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量化柔性新能源汽车铝合金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80298.7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3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欧一波;黄美清;刘星;王思远;卢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电缆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0 | 分类号: | H01B9/00;H01B9/02;H01B7/04;H01B7/32;H01B7/28;H01B7/17;H01B7/02 |
代理公司: | 湖南正则奇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5 | 代理人: | 肖琦 |
地址: | 511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化 柔性 新能源 汽车 铝合金 电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量化柔性新能源汽车铝合金电缆,包括外壳、置物盒、控制面板和泵座,所述外壳侧面设置有所述置物盒,所述置物盒表面设置有所述控制面板。有益效果在于:自身重量轻且弯曲性好,可以让电缆具备较小的弯曲半径,能满足电缆在车体狭小空间中使用,同时价格低廉且原材料供应稳定,性价比高,通过真空度传感器、控制器和真空泵组成的反馈控制回路,能够自动对真空腔体内进行抽真空并保持真空环境,从而进一步对电缆的使用安全进行保障,且通过电荷传感器、控制器和蜂鸣器组成的反馈警报回路,能够在绝缘层失效漏电时及时警报提醒使用者,方便使用者及时发现故障,丰富了电缆的使用功能,有利于大范围推广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轻量化柔性新能源汽车铝合金电缆。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新能源汽车对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落实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和生产量正在逐年上升,新能源汽车在生产时需要使用到大量的电缆来进行电路连接。
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动汽车用电缆普遍存在以下的缺陷:电缆导体采用铜丝绞合,屏蔽层采用铜丝编织,这样生产出来的电缆成本高,重量大,不能达到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设计的要求,同时绝缘层和护套层采用交联聚乙烯材质,手感硬,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难以弯曲,且没有设置保护功能,无法适应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轻量化柔性新能源汽车铝合金电缆。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轻量化柔性新能源汽车铝合金电缆,包括外壳、置物盒、控制面板和泵座,所述外壳侧面设置有所述置物盒,所述置物盒表面设置有所述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旁侧设置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旁侧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外壳内侧设置有耐腐层,所述耐腐层内侧设置有真空度传感器,所述耐腐层旁侧设置有护套层,所述耐腐层和所述护套层之间设置有真空腔体,所述护套层内侧设置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内侧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内侧设置有导体层,所述绝缘层内部设置有电荷传感器,所述置物盒内部底面设置有所述泵座,所述泵座上设置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端部设置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端部外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置物盒内部顶面设置有隔离箱,所述隔离箱内部底面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旁侧设置有蓄电池。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材料为调质橡胶,所述置物盒的材料为酚醛树脂,所述置物盒通过卡箍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所述控制面板的材料为PVC,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置物盒的连接方式为胶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的材质为IPS,所述蜂鸣器的工作方式为励磁式,所述控制开关通过卡扣固定在所述控制面板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耐腐层的材料为碳化硅,所述耐腐层的厚度不低于3mm,所述耐腐层与所述外壳的连接方式为胶接,所述真空度传感器的工作刷新频率不低于50HZ。
本实施例中,所述护套层为交联弹性体,所述真空腔体的厚度为所述护套层的二倍,所述屏蔽层为半导体材料绕包和金属编织形成,所述屏蔽层与所述护套层的连接方式为热熔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与所述屏蔽层的连接方式为热熔接,所述导体层由单丝直径不超过0.4mm的铝合金单丝一次束合,多次绞合而成,所述导体层与所述绝缘层的连接方式为热熔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荷传感器的工作方式为接触式,所述泵座熔接在所述置物盒内,所述真空泵的流量不低于3L/min,所述真空泵的绝缘等级为F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电缆厂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电缆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802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电源线
- 下一篇:一种RG-6铜包钢同轴电缆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