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熟地多糖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8776.0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0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山;罗仁;谭为;周卫东;孙晓敏;马柯;刘艳艳;陈洁瑜;陈泽伟;卢汉祺;游艳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15 | 分类号: | A61K31/715;A61P1/00;A61P1/14;A61P1/12;A23L33/125;C08B3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宋静娜;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熟地 多糖及其衍生物 化疗 制备 化疗性 肠道 疲劳 制备方法和应用 体重下降 有效治疗 口服液 胶囊剂 颗粒剂 内服 绒毛 腹泻 治疗 损害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熟地多糖或/和熟地多糖的衍生物在制备治疗化疗性肠道黏膜炎或化疗相关的疲劳的药物中的应用;以及熟地多糖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熟地多糖及其衍生物制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等剂型内服,可以明显改善化疗后或化疗期间体重下降、腹泻、绒毛隐窝损害等症状,可以有效治疗化疗性肠道黏膜炎或减轻化疗相关的疲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熟地的新用途,尤其是熟地多糖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熟地黄是经生地黄炮制而成,性微温,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是临床常用的补肾益精中药。熟地中熟地多糖含量较高,为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药理研究表明熟地多糖具有护肝、防辐射及抗缺氧等生物活性。目前,熟地多糖正逐渐成药理研究及开发新药的热点。
化疗后所导致的消化道黏膜炎的发生率为40%,尤其是应用长春新碱、5-氟尿嘧啶(5-FU)、阿糖胞苷、甲氨蝶呤、依托泊苷等化疗药时黏膜炎的发生率为90%。根据化疗方案不同,胃肠道黏膜炎(gastrointestinal mucositis,GIM)的发生率可达40%-76%,成为近年来肿瘤支持治疗的研究热点。50%~80%经5-FU化疗患者发生肠道粘膜炎,严重的炎症、溃疡、及出血可发生在胃肠道任何部位,尤其好发于小肠。严重的不良反应常导致化疗的中断或推迟,严重影响化疗的效果。
目前已有很多学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但至今尚无特效疗法,用盐酸雷莫司琼(RAM)是化疗性肠道黏膜炎减轻症状的主要手段。虽然RAM能不同程度地减轻症状,但其上市前进行安全性评价显示有约5%的患者会出现不良反应。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头痛、头重、胸闷、呼吸困难、喘鸣、颜面潮红、发红、瘙痒、发绀、血压降低甚至休克等。此外,在国外有使用RAM类药物出现癫痫样发作的报告。
化疗性肠道黏膜炎基本病机是肾精亏损,胃肠运化无源。化疗药损耗肾精,使机体精气匮乏,肠道反应亦与中医肾脏关系密切,因此,补肾益精是治疗化疗性肠道黏膜炎的根本。
中医药治疗是中国传统特色疗法,在化疗联合中医中药治疗中的作用逐渐被大家认识。但是针对肿瘤化疗后导致的机体炎症性肠病及疲劳症等疾病的治疗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熟地多糖及其衍生物的一种新用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熟地多糖或/和熟地多糖的衍生物在制备治疗化疗性肠道黏膜炎或化疗相关的疲劳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熟地多糖及其衍生物的新用途,具体涉及熟地多糖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治疗化疗性肠道黏膜炎、化疗后疲劳的药物及药物制剂,以及制备对于胃肠功能减退、免疫力低下方面有保健作用的保健食品或保健食品添加剂。其中所述的药物可以是熟地多糖与常规用量的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的内服制剂,或以熟地多糖为原料接受蛋白质、维生素、脂肪酸为辅料的任何一种药剂学上的剂型,或食品(例如软糖)等。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熟地多糖或/和熟地多糖的衍生物在制备减轻化疗性肠道黏膜炎或化疗相关的疲劳的保健品或保健品添加剂中的应用。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保健品可以是保健食品,也可以是保健药品。
优选地,所述化疗性肠道黏膜炎的症状包括化疗期间或化疗后腹泻、体重减轻、细胞组织学改变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细胞组织学改变包含空肠绒毛长度变化、隐窝深度变化、空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的比值变化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未经南方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87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