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枝共聚制备细菌检测膜及细菌检测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178509.3 申请日: 2018-03-05
公开(公告)号: CN108535223A 公开(公告)日: 2018-09-14
发明(设计)人: 鲁振坦;王栋;余振国;黄煜;蒋海青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纺织大学
主分类号: G01N21/64 分类号: G01N21/64;G01N21/78
代理公司: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代理人: 马辉
地址: 430200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细菌检测 制备 接枝共聚 共聚物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异硫氰酸荧光素 甲基丙烯酸钠 甲基丙烯酸酯 聚甲基丙烯酸 生物化学技术 二甲基氨基 纳米纤维膜 准确检测 氨乙基 功能化 基材层 盐酸盐 乙酯 细菌 复合 引入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枝共聚制备细菌检测膜及细菌检测的方法,属于生物化学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为以纳米纤维膜为基材层在其表面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引入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然后再与异硫氰酸荧光素功能化的共聚物复合,共聚物为2‑氨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盐酸盐与甲基丙烯酸钠制备得到。该细菌检测膜方便快速准确检测细菌浓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菌检测,属于生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接枝共聚制备细菌检测膜及细菌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常见细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进行高效、快速的检测是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环境等各领域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通常需要借助于实验仪器,该种测定方法具备高度的选择性、专一性和准确性等的优点,缺点是检测周期长,如常见检测周期长达0.5天~7天,且检测过程繁琐、工作量大,此外,由于该种测定方法的技术要求高,通常需要专业人员实际操作,无法满足细菌实时检测的需要。因此,亟需发展能够快速、准确简便的检测细菌浓度的新型材料。

细菌的膜化检测是解决目前检测方法局限的有利方法,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公开号:CN101676723A,申请公开日:2010-03-24)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检测鼠疫细菌感染的免疫层析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免疫层析膜为将鼠疫耶尔森氏菌多糖抗原以及可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结合的抗体固化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形成检测线和质控线,优点是特异性强、简便、快捷,缺点是抗原的使用增加了使用成本,且只能针对单种活体细菌进行检测。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公开号:CN103048316A,申请公开日:2013-04-17)公开了生牛乳细菌总数检测膜制作方法及检测方法。利用二次浸渍、干燥成膜的方式制备得到的细菌检测膜,优点是为生牛乳初期的收集过程中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及方便的细菌总数测定方法,缺点是检出精度不够,只能区分样本细菌含量是否在3×105~20×105CFU/ml的范围内,不能细分细菌浓度,适用样本中活体细菌总数初步检测。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快速准确检测细菌浓度的接枝共聚制备细菌检测膜及细菌检测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枝共聚制备细菌检测膜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a)制备表面活化的纳米纤维膜:取纳米纤维膜浸渍于氢氧化钠溶液中活化处理得到表面活化的纳米纤维膜;

b)制备表面具有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的纳米纤维膜:取步骤a)得到的所述表面活化的纳米纤维膜与溴异丁酰溴反应得到表面具有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的纳米纤维膜;

c)制备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的纳米纤维膜:取步骤b)得到的所述表面具有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的纳米纤维膜与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发生接枝共聚反应,制备得到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的纳米纤维膜;

d)制备异硫氰酸荧光素功能化的共聚物:取异硫氰酸荧光素、2-氨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反应得到异硫氰酸荧光素功能化的共聚物;

e)制备细菌检测膜:取步骤c)得到的所述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的纳米纤维膜浸渍于步骤d)的所述异硫氰酸荧光素功能化的共聚物的溶液中,制备得到细菌检测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的具体反应过程如下:

取异硫氰酸荧光素、2-氨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分散至弱碱性水溶液中,控制反应温度为4℃,反应时间为4~6h,去除未反应完全的异硫氰酸荧光素后调节溶液的pH为9~11,得到异硫氰酸荧光素功能化的共聚物溶液。

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中,2-氨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的具体反应过程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85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