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盐碱地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8219.9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7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宋啸萌;张亚欣;王兰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睿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C09K101/00;C09K10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姜庆梅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土壤改良剂 盐碱地 废弃物 过磷酸钙 土壤理化特性 麦麸 木质纤维素 粉煤灰 成品产品 动物粪便 麦饭石粉 生长环境 生态效益 土壤肥力 盐碱土壤 植物根系 水果 废糖蜜 腐殖酸 含盐量 有机酸 重量份 鱼粉 果皮 果渣 无毒 改良 发育 土壤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盐碱地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粉煤灰22‑28份、麦饭石粉20‑35份、水果废弃物12‑16份、麦麸15‑20份、有机酸6‑14份、木质纤维素2‑4份、过磷酸钙1.6‑3.5份、EM菌3‑8份、鱼粉0.2‑0.8份、腐殖酸2‑6份、动物粪便20‑27份、废糖蜜18‑30份和雏菊4‑8份,水果废弃物包括果皮和果渣。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制备的成品可以降低土壤中的含盐量和PH值,改良盐碱土壤,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增加土壤肥力,为植物根系发育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成品产品环保无毒,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盐碱地的土壤改良剂。
背景技术
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滥用各种农药,土壤受污染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土壤的生产力下降,盐碱地就是土壤被污染的一种形式。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我国盐碱地的面积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研究盐碱土改良剂是确保我国耕地红线不受影响的重要保障。
目前的盐碱地改良剂有沸石、粉煤灰、污泥、绿肥、聚丙烯酰胺等单一改良剂,但其存在改良效果不全面或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等问题,这就为人们的后续使用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盐碱地的土壤改良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盐碱地的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粉煤灰22-28份、麦饭石粉20-35份、水果废弃物12-16份、麦麸15-20份、有机酸6-14份、木质纤维素2-4份、过磷酸钙1.6-3.5份、EM菌3-8份、鱼粉0.2-0.8份、腐殖酸2-6份、动物粪便20-27份、废糖蜜18-30份和雏菊4-8份,水果废弃物包括果皮和果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动物粪便包括牛粪、鸡粪、鸭粪、鹅粪、羊粪和猪粪中的至少一种,有机酸为草酸、苹果酸和柠檬酸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麦饭石粉的粒度为80-120目,过磷酸钙的粒径为0.08-2.37mm,粉煤灰中水的质量分数为4-6%。
所述用于盐碱地的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雏菊切成0.6-1.5cm的段,然后将雏菊段在70-85摄氏度的蒸锅中蒸10-15分钟,收集挥发液,得到雏菊蒸发液,将雏菊段切碎,得到雏菊粉末,备用;
步骤二,将水果废弃物、麦麸、鱼粉、动物粪便、雏菊粉末和废糖蜜混合均匀并且在18-24摄氏度发酵3-5天,每3-5小时翻搅一次,发酵的同时在波长为220-360nm的紫外光下照射,得到第一混合物,再向第一混合物中加入EM菌和腐殖酸并且在26-32摄氏度下发酵44-60小时,得到第二混合物;
步骤三,将木质纤维素浸泡在雏菊蒸发液中30-45分钟,得到第三混合物,将麦饭石粉浸泡在有机酸中60-75分钟后将麦饭石粉捞出,用去离子水将麦饭石粉清洗至中性,得到改性麦饭石粉;
步骤四,将改性麦饭石粉、第三混合物、粉煤灰和过磷酸钙加入第二混合物中,混合搅拌均匀后喷雾造粒,得到80-150目的颗粒,即为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睿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睿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82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