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属性多目标综合评价指标的储能工况适用性对比项目后评价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76763.X | 申请日: | 2018-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0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婧;邢金;叶辛;李翠萍;李军徽;张嘉辉;胡达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东北电力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H02J3/38;H02J3/46 |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22102 | 代理人: | 陈传林 | 
| 地址: | 10005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属性 多目标 综合 评价 指标 工况 适用性 对比 项目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属性多目标综合评价指标的储能工况适用性对比项目后评价方法,其特点是:分别在电力系统运行的发电侧建立基于风电预测、低通滤波以及带阻滤波原理的风电功率平抑策略;在输电侧建立用于提高输电线路容量的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模型以及在对于电网源网矛盾分析方面建立了将储能用于调峰和调频的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模型,再综合考虑各应用场景的地理环境、储能应用远景目标、工况条件以及所用储能类型的投资成本、平抑效能指标、能量转换效率以及放电深度,来对每一种储能类型进行评估,得到多属性多目标综合评价指标,以此来得到储能工况适用性对比项目中的最优储能类型。其科学合理,适用性强,准确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多属性多目标综合评价指标的储能工况适用性对比项目后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储能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一直受到各国能源、交通、电力、电讯等部门的重视。各种储能技术在能量密度、功率密度、能量转换效率、循环寿命、响应速度等技术方面及经济成本方面存在明显区别,目前发展成熟度较高的几种储能技术呈现出各有短板格局,且经济成本居高不下,仍未有一种储能技术成熟度发展至“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所以储能工况适用性对比项目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证项目的可靠性,以及全面了解项目实际情况与预期情况的差异,储能工况适用性对比项目急需一种科学而又有效的后评价方法。
储能工况适用性对比项目涉及到在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不同应用场景及应用目标所构造出的不同工况条件会对储能系统提出不同的技术需求,因此储能工况适用性对比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储能应用远景目标、工况条件、经济性等,决策指标涉及应用场景/储能本体技术双侧,具有多元化、不可公度性且原始信息掺杂大量主观因素,属于多属性多目标决策问题。
目前,该领域的项目后评价方法中,已经有了从单个场景出发或者单个目标出发结合不同的储能类型来分析最优的储能选型方案,但是分析的角度单一,并不能完全体现不同储能类型在不同场景下的运行特征,评价方法的准确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科学合理,适用性强,准确性高的基于多属性多目标综合评价指标的储能工况适用性对比项目后评价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多属性多目标综合评价指标的储能工况适用性对比项目后评价方法,其特征是,它包含以下步骤:
1)得到不同电力系统的应用场景下的储能系统配置
应用场景一:
在电力系统运行的发电侧,设计基于低通滤波原理的风电功率平抑策略,设截止频率为fc,平抑控制周期为Tc,则储能系统在t时刻的充放电功率Pb,k为式(1):
式中:Pw,k为第k个周期风电的输出功率;Pout,k为第k个周期经过低通滤波处理后注入电网的功率;τ为滤波时间常数,τ=1/2πf,
再根据Pb,k的值和储能系统的初始能量来计算出第k个控制周期结束时储能系统的能量值Ek以及需要配置的储能系统容量W:
根据所得的Pb和W,就可以确定在低通滤波原理下平抑风电功率波动所需的储能配置,
应用场景二:
在电力系统运行的发电侧,设计基于带阻滤波原理的风电功率平抑策略,设滤波参数α为0.7265,滤波参数β为0.9956,则储能系统在t时刻的充放电功率Pb,k为式(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东北电力大学,未经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东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67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相位切换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钒电池储能的变流器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