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钢的缠绕成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74373.9 | 申请日: | 2018-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4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 发明(设计)人: | 关清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清英 |
| 主分类号: | B29C53/56 | 分类号: | B29C53/56;B29C53/80;B29C53/8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361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缠绕 纤维 缠绕成型 玻璃钢 胶液 成型技术领域 分纱装置 检查设备 交替缠绕 浸胶装置 挤胶辊 浸胶槽 清洗芯 纤维带 刮掉 集束 胶槽 胶量 浸胶 停机 脱模 固化 成型 测量 观察 配置 | ||
本发明属于玻璃钢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钢的缠绕成型方法,所述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原材料的准备;第二步,配置胶液;第三步,检查设备;第四步,清洗芯模;第五步,缠绕成型,将胶液倒入胶槽中;然后将纤维平均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纤维经过浸胶槽和挤胶辊,然后将已浸胶的多根纤维分成若干组,再通过分纱装置后集束,然后按照设定的线型进行缠绕,缠绕时先缠绕一层没有浸过胶的纤维,再缠绕一层浸过胶的纤维,依次交替缠绕,并随时调节浸胶装置控制纤维带胶量,缠绕时随时将多余的胶液刮掉,并观察排纱状况;测量厚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即可停机;第六步,固化;第七步,脱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钢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钢的缠绕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钢亦称作GFRP,即纤维强化塑料,一般指用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与酚醛树脂基体,以玻璃纤维或其制品作增强材料的增强塑料,称谓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或称为玻璃钢。
复合材料的概念是指一种材料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需要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在一起,组成另一种能满足人们要求的材料,即复合材料。例如,单一种玻璃纤维,虽然强度很高,但纤维间是松散的,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弯曲、剪切和压应力,还不易做成固定的几何形状,是松软体。如果用合成树脂把它们粘合在一起,可以做成各种具有固定形状的坚硬制品,既能承受拉应力,又可承受弯曲、压缩和剪切应力。这就组成了玻璃纤维增强的塑料基复合材料。由于其强度相当于钢材,又含有玻璃组分,也具有玻璃那样的色泽、形体、耐腐蚀、电绝缘、隔热等性能,象玻璃那样,历史上形成了这个通俗易懂的名称玻璃钢,这个名词是由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部部长赖际发同志于1958 年提出的,由建材系统扩至全国。玻璃钢的含义就是指玻璃纤维作增强材料、合成树脂作粘结剂的增强塑料,国外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随着我国玻璃钢事业的发展,作为塑料基的增强材料,已由玻璃纤维扩大到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氧化铝纤维和碳化硅纤维等,无疑地,这些新型纤维制成的增强塑料,是一些高性能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再用玻璃钢这个俗称就无法概括了,考虑到历史的由来和发展,通常采用玻璃钢复合材料,这样一个名称就较全面了。
目前玻璃钢制品的制造工艺主要有1手糊制作方法2喷射成型方法3纤维缠绕工艺方法4模压成型工艺和模塑料成型工艺5拉挤成型方法,由于每种制造工艺均有自身的特点,企业需要根据企业的基本情况及生产产品的情况,来选择确定采用何种工艺方法。
目前玻璃钢的缠绕方法主要包括干法、湿法、半干法,其中干法的实施效果是最佳的,但是由于干法需要预浸纤维,而预浸纤维的设备造价很高,实施起来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钢的缠绕成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预浸设备造价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玻璃钢的缠绕成型方法,所述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原材料的准备,首先对纤维进行检查是否符合要求,然后在80℃-120℃的烤箱内进行干燥16-20小时;
第二步,配置胶液,首先对各组分进行称重;
第三步,检查设备,打开缠绕机进行空转,检查系统运行情况;
第四步,清洗芯模,先用砂纸对芯模表面进行打磨,然后用乙酸乙酯清洗干净;
第五步,缠绕成型,将胶液倒入胶槽中;然后将纤维平均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纤维经过浸胶槽和挤胶辊,然后将已浸胶的多根纤维分成若干组,再通过分纱装置后集束,然后按照设定的线型进行缠绕,缠绕时先缠绕一层没有浸过胶的纤维,再缠绕一层浸过胶的纤维,依次交替缠绕,并随时调节浸胶装置控制纤维带胶量,缠绕时随时将多余的胶液刮掉,并观察排纱状况;测量厚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即可停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清英,未经关清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43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绕线机
- 下一篇:一种环保塑料管件加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