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模糊神经PID控制和绝对编码器的舵机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73604.4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6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吴羽;林家荣;黄文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2 | 分类号: | G05B1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林梅繁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糊神经 绝对值编码器 上位机 串行通讯模块 舵机控制系统 接收上位机 绝对编码器 舵机控制 控制信息 舵机 串行通讯单元 转动角度信息 机器人关节 技术适应性 输入端连接 灵活的 鲁棒性 输出端 转动 发送 输出 | ||
本发明涉及基于模糊神经PID控制和绝对编码器控制的舵机控制系统及方法,其系统包括模糊神经PID控制单元、绝对值编码器、串行通讯单元和上位机;上位机与模糊神经PID控制单元通过串行通讯模块连接,绝对值编码器的输出端与模糊神经PID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绝对值编码器用于获取舵机转动角度信息;串行通讯模块用于接收上位机的控制信息并传给模糊神经PID控制单元,以及发送绝对值编码器的位置信息给上位机;模糊神经PID控制单元接收上位机的控制信息,带动绝对值编码器转动,并计算舵机控制参数,产生PWM信号输出至舵机。本发明控制精度高,解决了现有舵机控制技术适应性和鲁棒性较差,对机器人关节运动不灵活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舵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模糊神经PID控制和绝对编码器的舵机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不断发展,舵机的使用越来越频繁。舵机是一种重要的控制元件,标准舵机一般有三根导线,分别为GND、VCC和控制线。舵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舵盘、减速齿轮组、位置反馈电位计、直流电机、控制电路板等,其中直流电机通过一系列的齿轮组,与作为输出的舵盘和作为控制的反馈电位计相连。舵机内部有一个基准电路,产生周期为20ms,宽度为1.5ms的基准信号;在工作时,将外加信号与基准信号相比较,判断出方向和大小,从而产生电机的转动信号。这就使得舵机在工作时,仅根据PWM控制信号的脉宽决定输出轴所处的角度或位置,而不受转矩的影响。但是在控制过程中,往往不能精确达到预定位置。受到制造工艺、安装误差等结构因素以及控制算法的影响,导致舵机产生误差。体现在舵机位置与预定位置有偏差、在目标位置附近发生抖动。因此有必要对舵机进行优良的精度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舵机控制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模糊神经PID控制和绝对编码器的舵机控制系统及方法,能实现对舵机控制的适应性和增强系统的鲁棒性。
本发明舵机控制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基于模糊神经PID控制和绝对编码器的舵机控制系统,包括模糊神经PID控制单元、绝对值编码器、串行通讯单元和上位机;上位机与模糊神经PID控制单元通过串行通讯模块连接,绝对值编码器的输出端与模糊神经PID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绝对值编码器用于获取舵机转动角度信息;串行通讯模块用于接收上位机的控制信息并传给模糊神经PID控制单元,以及发送绝对值编码器的位置信息给上位机;模糊神经PID控制单元接收上位机的控制信息,带动绝对值编码器转动,并计算舵机控制参数,产生PWM信号输出至舵机。
优选地,所述模糊神经PID控制单元包括PID控制器和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PID控制器直接对被控对象的位置环进行控制,由比例单元(P)、积分单元(I)和微分单元(D)组成,其输入e(t)与输出u(t)的关系为:
传递函数为:
式中u(t)是PID控制器的输出,e(t)是PID控制器的输入,Kp为比例系数,Ti为积分时间常数,Td为微分时间常数;
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通过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修正神经网络的权值,最后输出最优控制参数Kp、Td和Ti,以调节PWM信号占空比。
优选地,所述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以位置误差e和误差变化率ec作为输入变量,其中ec(t)=e(t)‐e(t‐1);输出控制量为u(t),输出控制量表征模糊神经PID控制单元要输出的PWM信号占空比。
上述位置误差e的获取方式为:将绝对值编码器通过法兰盘装到舵机上,舵机转动带动绝对值编码器的转动,从而获取到舵机的实际角度A;将实际角度A和理论角度B相减,得到位置误差e。
本发明舵机控制方法基于上述模糊神经PID控制和绝对编码器的舵机控制系统,并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36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