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71107.0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8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皓一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11/03 | 分类号: | B60C11/03;B60C11/04;B60C11/1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邓毅;刘畅 |
地址: | 日本兵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胎,能够维持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并且提高雪路性能。一种轮胎(1),其在第一胎冠陆部(5A)上设置有横贯第一胎冠陆部(5A)的整个宽度范围的第一胎冠横槽(7),在第二胎冠陆部(5B)上设置有从胎冠主槽(3)起延伸并且在第二胎冠陆部(5B)的内部终止的第二胎冠胎纹槽(8)。第一胎冠横槽(7)在胎冠主槽(3)处的开口部(7a)被配置成:在轮胎周向上与第二胎冠胎纹槽(8)在胎冠主槽(3)处的开口部(8a)在至少一部分重叠。第一胎冠横槽(7)的长度方向与第二胎冠胎纹槽(8)的长度方向所成的交叉角度(α)为120度~150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更详细而言,涉及适合在雪路面上行驶的轮胎。
背景技术
例如,提出了以雪路面的行驶为目的的轮胎。在这种轮胎的胎面陆部上形成有沿轮胎轴向延伸的横槽和胎纹槽。这样的轮胎通过在各槽内将雪压实并对其进行剪切,提高雪路面上的行驶性能(以下,有时简称为“雪路性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雪路性能,考虑增加所述横槽和胎纹槽的槽容积。然而,在这样的方法中,存在例如陆部的图案刚性降低从而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变差这样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6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那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维持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并且提高雪路性能的轮胎。
本发明是轮胎,其中,在胎面部上,第一胎冠陆部和第二胎冠陆部隔着胎冠主槽相邻配置,在所述第一胎冠陆部上设置有横贯所述第一胎冠陆部的整个宽度范围的第一胎冠横槽,在所述第二胎冠陆部上设置有从所述胎冠主槽起延伸并在所述第二胎冠陆部的内部终止的第二胎冠胎纹槽,所述第一胎冠横槽在所述胎冠主槽处的开口部被配置成:在轮胎周向上与所述第二胎冠胎纹槽在所述胎冠主槽处的开口部在至少一部分重叠,所述第一胎冠横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胎冠胎纹槽的长度方向所成的交叉角度α为120度~150度。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所述第一胎冠横槽以与所述第二胎冠胎纹槽相反的朝向倾斜。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在所述第一胎冠陆部上设置有第一胎冠刀槽,所述第一胎冠刀槽的长度方向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γ小于所述第一胎冠横槽的所述长度方向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β。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所述角度差(β-γ)为10度以下。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所述第一胎冠横槽具有配置于所述胎冠主槽侧的内侧部和配置于该内侧部的轮胎轴向外侧的外侧部,所述外侧部的槽深小于所述内侧部的槽深。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在所述胎冠主槽的两侧设置有呈锯齿状延伸的中间主槽。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所述中间主槽具有向轮胎轴向外侧凸出的外侧角部,所述第一胎冠横槽在所述中间主槽处的开口部在轮胎周向上与所述外侧角部重叠。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所述中间主槽的振幅中心线与轮胎赤道之间的轮胎轴向距离为胎面宽度的15%~25%。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所述中间主槽的轮胎轴向上的槽宽为胎面宽度的5%~7%。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所述中间主槽的轮胎轴向上的槽宽为所述胎冠主槽的轮胎轴向上的槽宽的120%~140%。
本发明的轮胎优选为,所述胎冠主槽呈直线状延伸。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711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