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气体检测仪用采样探头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68631.2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8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齐凌飞;李玉江;吴晓勇;佟川;赵志文;杨洪建;程锦;程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北分仪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芊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1 | 代理人: | 彭秀丽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头加热器 探头 采样探头 过滤网 采集 气体检测仪 内部气路 加热体 不锈钢过滤网 难挥发有机物 凹凸不平 温度传感器 待测样品 贯通圆孔 加热气化 加热装置 空气样本 网状结构 圆形截面 中心圆孔 沾染 不锈钢 加热 伸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气体检测仪用采样探头,包括探头过滤网、探头加热器和内部气路,所述探头过滤网位于所述采样探头前端,其为表面凹凸不平的网状结构,用于采集待测样品,所述探头加热器位于所述探头过滤网内侧,用于加热气化所述探头过滤网采集的样品,所述探头加热器圆形截面中间部位设有贯通圆孔,所述内部气路设置在所述探头加热器的中心圆孔内且伸出所述探头加热器的一端。本发明以不锈钢加热体为主体,以加热装置为加热体加热,以温度传感器将温度控制在合适的温度。同时探头前有不锈钢过滤网,本采样探头不仅能够采集空气样本,也能够采集地面沾染的难挥发有机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样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气体检测仪用采样探头。
背景技术
车载气体检测仪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因此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且只能分析气体样品,多用于实验室分析。如果需要进行实地采样,需要操纵特殊的探头从车外进行取样。由于检测仪检测的气体样品通常种类未知且有可能对人体有害,所以车载气体检测仪的采样气路是密闭、不与车内空气接触的,一般将抽气泵和检测仪放在车内,而采样探头伸出车外,最后将废气排出车外。
抽气泵将车外的样品通过抽气的方式取进车内的仪器中进行检测,因此需要保证所采样品为气态。所以对于一些沸点较高、在常温环境下挥发性较差的化合物,需要进行加热以加快其气化速度,以此保证采到足够的样品来进行分析。
适用于气体检测仪分析的化合物多为有机物,有些有机物化学键较脆弱,燃点较低,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较易发生碳化和氧化等分解变性反应。所以我们需要对采到的样品进行适当的加温,但温度不能过高。目前,车载气体检测仪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市面上并没有专门配套设备,现有探头多为常温空气采样探头,或高温(400℃-600℃)矿物(无机物)采样探头,前者对某些挥发性较差的有机物采样效果较差,后者会对某些化学键较脆弱的有机物造成破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艺性好,不仅能够采集空气样本,也能够采集地面沾染的难挥发有机物的车载气体检测仪用采样探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气体检测仪用采样探头,包括探头过滤网、探头加热器和内部气路,所述探头过滤网位于所述采样探头前端,其为表面凹凸不平的网状结构,用于采集待测样品,所述探头加热器位于所述探头过滤网内侧,用于加热气化所述探头过滤网采集的样品,所述探头加热器圆形截面中间部位设有贯通圆孔,所述内部气路设置在所述探头加热器的中心圆孔内且伸出所述探头加热器的一端。
所述探头加热器内设有加热棒,用于加热气化所述探头过滤网采集的样品。
所述探头加热器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控制所述探头加热器的温度。
所述探头加热器外侧设有探头法兰,所述探头法兰外侧壁有散热纹路,其前端设有沿外壁周向分布的螺纹,后端与探杆相连接。
所述探头加热器与探头法兰之间设有探头加热器外罩,用于保护所述探头加热器。
所述探头过滤网周向外侧边缘设有带有螺纹的探杆螺母,所述探杆螺母与所述探头法兰前端之间通过螺纹配合拧紧,将所述探头过滤网压紧在所述探头加热器的表面。
所述探头过滤网与探头加热器之间设有环形密封垫,以防止气体从所述探头过滤网边缘进入内部气路;所述探头法兰前端与探头加热器之间还设有加热器密封垫。
所述探头加热器后端设有探头保温板。
所述探头过滤网、探头加热器、内部气路、探头法兰均为不锈钢结构。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北分仪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北分仪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86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