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碳酸酯树脂、其制造方法及光学成形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65983.2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9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石塚裕人;西村喜男;加藤宣之;石井崇;广瀬晃司;石原健太朗;白武宗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64/30 | 分类号: | C08G64/30;C08G64/16;C08L69/00;C08K5/00;C08K5/134;C08K5/526;C08K5/07;C08K5/372;C08J5/18;C08J7/06;G02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狄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碳酸酯 树脂 制造 方法 学成 形体 | ||
1.一种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碳酸酯树脂为在主链中不具有酯键的聚碳酸酯树脂,其含有通式(A)所示的结构单元和通式(B’)所示的结构单元,重均分子量Mw为20000~200000,总光线透射率为88%以上,
式(A)中,X为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
式(B’)中,R1及R2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5~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5~20的环烷氧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者碳原子数6~20的芳氧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通式(A)所示的结构单元占全部结构单元中的1~99mo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通式(A)所示的结构单元占全部结构单元中的30~90mol%。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折射率nD为1.640~1.680,且阿贝数ν为24以下。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取向双折射Δn为1.0×10-3以下。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以10℃/min的升温速度测得的5%重量减少温度为350℃以上。
7.一种聚碳酸酯树脂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将通式(C)所示的化合物作为原料使用,
式(C)中,X为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使通式(C)和通式(D’)所示的化合物以及碳酸二酯反应,馏去单羟基化合物的步骤,
式(D’)中,R1及R2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5~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5~20的环烷氧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或者碳原子数6~20的芳氧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式(C)和通式(D’)所示的化合物以及碳酸二酯的反应通过将通式(C)和通式(D’)所示的化合物以及碳酸二酯熔融后、在不馏去副产的单羟基化合物而使其滞留的状态下至少进行30分钟的反应来进行。
10.一种光学成形体,其特征在于:
其含有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
11.一种光学透镜,其特征在于:
其含有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
12.一种光学膜,其特征在于:
其含有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659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