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红外热像的大极板锌电解用极板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59254.6 | 申请日: | 2018-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0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马心君;李梦达;刘淘宁;卢尚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优利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7/02 | 分类号: | G01R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红外 极板 电解 接触 电阻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红外热像的大极板锌电解用极板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进行电解锌中现有的悬浮电解法是一种锌冶金新方式,适用电极接触电路控制启闭,传统的锌悬浮电解工艺中采用HCl‑MCl2‑H2O电解液体系作为悬浮电解液,但该悬浮电解液存在设备腐蚀严重,阳极材料选择要求苛刻,不能直接获得金属锌等缺陷。本发明在检测极板短路的位置后,系统软件可给出故障电极列表,并将故障信息存入数据库,系统还将所有的检测结果及热图像储存,设置有四通路P1、P2、P3和P4可解决现有的检测都是通过红外成像仪判断,反复进行断电和放电,会造成电路中的热量没有消散,使红外成像判断有误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锌电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红外热像的大极板锌电解用极板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红外成像是一项前途广阔的高新技术,比0.78微米长的电磁波位于可见光光谱红色以外,称为红外线,又称红外辐射,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可以辐射红外线,因此利用探测仪测量目标本身与背景间的红外线差可以得到不同的热红外线形成的红外图像,电解锌的主要设备有电解、电极、电解电路,电解电路的接通是通过电解极板与电路中的电阻接触,也有通过开关控制电路的接通,但是电极和电解液之间形成电解池,消耗电极,影响电路和电解电极的电解性能,电路中通电后,会产生大量的热,通过红外热像,可以判断电路是否实现通路,但是现有的检测都是通过红外成像仪判断,反复进行断电和放电,会造成电路中的热量没有消散,使红外成像判断有误差。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本发明提出了基于红外热像的大极板锌电解用极板接触电阻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进行电解锌中现有的悬浮电解法是一种锌冶金新方式,适用电极接触电路控制启闭,传统的锌悬浮电解工艺中采用HCl-MCl2-H2O电解液体系作为悬浮电解液,但该悬浮电解液存在设备腐蚀严重,阳极材料选择要求苛刻,不能直接获得金属锌等缺陷;
S2:锌悬浮电解法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全新的以硫酸锌溶液为基础的悬浮电解液,电解液的组成为:锌90~130g/l,硫酸铵30~50g/l,硫酸30~50g/l,悬浮电解温度40~50℃,阳极氧化电位0.6~0.8V;
S3:整个过程中电解锌电化学氧化过程中电子转移数为1,电化学机理为:
S+2e-=ZnS;
ZnS+H=Zn+HS;
S+2H+2e-=H2S;
HSO4-+7H++6e-=S+4HO+SO;
SO+8H+6e=S+4H2O;
氧化渣中的元素硫采用蒸馏法原理进行处理,元素硫的挥发率高,超过80%;
S4:通过阳极板、电解液、阴极板、供电电源和接通保护电阻,依次通过导线相连接,形成电解通路,阴极板和阳极板都设置有快速接入保护电阻的铜片卡扣,总的电路有控制模板进行模拟控制电路的电流方向;
S5:通过检测模板的初始化后,电极接入保护电阻一端,然后自动连接检测设备,进行检测,检测的连接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为电阻和电极的接入不良,内因为电解极板的接触不良,可以通过四通路切换,接入电路中后,形成不同的电阻值和接入方式,通过红外成像设备将通路中的热量成像;
S6:通过采集前端信号,分析保存数据、分析,然后得到检测结果,然后反馈给控制模板,通过控制模板将控制信号传递给开关电路,达到电极接触电阻的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优利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优利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92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