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水水体环保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51408.7 | 申请日: | 2018-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3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毕东苏;王城;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H01H3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存水罐 移动底盘 过滤网 进水管 杀菌池 暂存罐 作业池 环保处理装置 地下水 多级过滤层 抽水机 反渗透器 水管连接 浮球 水体 电路触发器 内部安装 出水端 出水管 挡水板 环保性 进水端 扶手 挡水 水质 外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水水体环保处理装置,包括移动底盘、暂存罐、作业池和存水罐,移动底盘左侧上方安装有抽水机,抽水机上方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连接暂存罐,暂存罐内部安装有过滤网,过滤网左侧安装有挡水板,挡水板正对进水管出水端,作业池进水端通过水管连接至过滤网,作业池内安装有多级过滤层,多级过滤层下方安装有杀菌池,杀菌池右侧设置有漂泊罐,杀菌池下方安装有反渗透器,反渗透器通过水管连接存水罐,存水罐内部右侧安装有浮球,外部右侧设置有与浮球相连的电路触发器,存水罐前方连接有出水管,移动底盘右侧末端安装有扶手;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及环保性,提高了地下水的安全性,从而增加了水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环保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地下水水体环保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生活饮水的质量的好坏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尤其是生活的水资源更是被污染的无法使用,故而开始使用地下水资源,然而地下水中含有一定的杂质和有害物质,不仅增加了使用者对水资源使用的困扰,也极大的增加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因此,若能提出一种地下水水体环保处理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地下水水体环保处理装置,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及环保性,以及增加了水质的安全性,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地下水中含有一定的杂质和有害物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地下水水体环保处理装置,包括移动底盘1、暂存罐16、作业池8和存水罐13,所述移动底盘1左侧上方安装有抽水机2,所述抽水机2上方连接有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的出水端连接至暂存罐16,所述暂存罐16设置在抽水机2右侧,所述暂存罐16内部安装有过滤网5,所述过滤网5为由四周壁及顶壁围成的罩状结构,所述过滤网5左侧安装有挡水板4,所述挡水板4正对进水管3的出水端,所述过滤网5下方安装有清洗盖6,所述暂存罐16右侧设置有作业池8,所述作业池8的进水端通过水管连接至过滤网5,所述作业池8内安装有多级过滤层9,所述多级过滤层9下方安装有杀菌池10,所述杀菌池10右侧设置有漂泊罐11,所述漂泊罐11内部设置有杀菌漂白剂,所述杀菌池10下方安装有反渗透器12,所述杀菌池10底端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反渗透器12的入水口,所述反渗透器12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存水罐13的进水口,所述存水罐13设置在作业池8右侧,所述存水罐13内部右侧安装有浮球14,所述存水罐13外部右侧设置有电路触发器17,所述电路触发器17与浮球14相连,所述电路触发器17电连接抽水机2,所述存水罐13前方连接有出水管18,所述移动底盘1右侧末端安装有扶手15。
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板4安装在暂存罐16内顶部,所述挡水板4的正左侧正对进水管3出水端,所述挡水板4呈波浪形结构,所述挡水板4的最低点低于过滤网5的最高点。
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板4的最低点离过滤网5最高点的距离为20cm。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5呈圆柱体结构,所述过滤网5的中心线与暂存罐16的中心线相吻合。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盖6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固定螺钉7,所述清洗盖6通过固定螺钉7与暂存罐16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暂存罐16底部呈凹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触发器17包含有转动轴1701、绝缘绳1702、电线1703、金属棒1704和绝缘层1705,所述转动轴1701上环绕设置有绝缘绳1702,所述绝缘绳1702一端与浮球14连接,所述绝缘绳1702另一端下方连接有绝缘层1705,所述绝缘层1705中间安装有金属棒1704,所述绝缘绳1702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电线1703,左右两侧的所述电线1703通过金属棒1704通电或断电,所述电线1703与抽水机2电连接,所述金属棒1704通过转动轴1701和绝缘绳1702构成滑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14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