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加热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49251.4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0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朱牧朗;魏国升;孙嘉;田阳;胡迪;宋皎 | 申请(专利权)人: | 溧阳二十八所系统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3/08;B32B7/12;B32B3/30;B32B3/12;B32B37/10;B32B3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尚于杰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面层 碳纤维加热片 加热板单元 温度传感器 复合材料 加热板 热塑性复合材料 无纺布 下表面 芯材 制备 导电金属条 非金属材料 模块化生产 漏电 安全性能 便于拆装 固定设置 芯材侧面 接电点 上表面 触头 纺布 测量 复合 维修 覆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加热板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复合材料加热板,包括多个加热板单元,每个加热板单元包括芯材和覆盖在芯材上表面或/和下表面的加热面层;加热面层包括碳纤维加热片,碳纤维加热片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导电金属条作为接电点,碳纤维加热片上、下表面复合粘有无纺布,无纺布的外表面设置有热塑性复合材料层;所述芯材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触头与加热面层接触。设置温度传感器可以精确测量加热面层的温度,便于精确控制。所述无纺布、热塑性复合材料层均为非金属材料,不存在漏电的问题,安全性能好。通过设置加热板单元,模块化生产,且便于拆装、维修,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加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需要加热、保温功能的厢体、建筑物的地暖加热装置和除冰融雪装置等,都 需要用到加热装置。在这些领域,现有的常用加热装置包括如下几种:
1)、内部液体循环加热:采用水、油等液体作为循环加热介质(如图1所示), 将发热管道嵌入加热模板中,通过热传导等使受温物体达到预定温度并保持可控 温度范围(温控器控制),使其满足实际使用要求,此类加热方式加热源和受温 物体是一体的,例如热压机上设备的油加热、复合材料模具内部的水循环加热等。
2)、内部电阻丝加热:采用电阻丝等金属线、网作为加热源,通过热传导等 使受温物体达到预定温度并保持可控温度范围(温控器控制),使其满足实际使 用要求,比如电热毯、消冰融雪面板等。
3)、分离式加热:采用电阻丝作为加热源或是压缩机加热(如图2所示), 通过热对流、热辐射等使受温物体达到预定温度并保持可控温度范围(温控器控 制),使其满足实际使用要求,此类加热方式加热源和受温物体是分离式的,例 如军、民用厢体使用的加热器,建筑物的地暖、设备的保温房等。
但是,现有的上述加热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内部循环加热:
1)、加热线路年久易出现故障,影响加热效果,甚至影响使用;
2)、升温速度较慢;
3)、发热管道在加热模块内部,占用一定空间,使加热模块体积偏大,偏重。
内部电阻丝加热:
1)、存在安全隐患,维护不好容易发生漏电现象,严重的引发火灾;
2)、需要大功率加热的场合,加热模块占用空间较大,比如消冰融雪;
3)、出现故障后影响使用。
分离式加热:
1)、加热源占用空间大,对于空间有限的场合,不合适;
2)、对于加热空间大的场合,只能通过热对流和热辐射进行加热,空间升温 速度慢;
3)、压缩机加热容易出故障。
针对上述加热装置存在的问题,急切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加热快、 安全的加热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加热板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 加热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大、加热慢、安全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材料加热板,包括多个加热板单元,每个加热板单元边缘固定设置 有连接件,相邻加热板单元通过连接件配合组合成加热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溧阳二十八所系统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溧阳二十八所系统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92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导电性碳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硅气凝胶保温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