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拌混凝土的下料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40617.1 | 申请日: | 2018-0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2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生;吴波;贺斌;孙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富皇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C5/12 | 分类号: | B28C5/12;B28C7/00;B28C7/06;B28C7/12;C04B28/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 地址: | 400714***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筛网 混凝土 粗骨料 细骨料 骨料 搅拌器入口 搅拌器 河沙 下料 清水 粉煤灰 圆心 方向间歇 均匀间隔 连续过滤 输送出口 加料 减水剂 流束 目数 制备 过滤 高处 水泥 保证 | ||
1.一种预拌混凝土的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待加入的粗骨料、细骨料、河沙、水泥、清水、粉煤灰以及减水剂准备完毕,并将上述七种原料堆放在搅拌器周围而围成一圈待用;
(2)粗骨料和细骨料均通过所需目数的振动筛网连续过滤三次,每次振动过滤时保证相应骨料从距离振动筛网正上方不低于85cm高处下落,且骨料下落初始位置的骨料流束横截面面积不小于振动筛网面积的三分之一;河沙、水泥均采用传送皮带进行传送,水泥在传送皮带上的覆盖厚度不能超过26cm,清水、粉煤灰以及减水剂均采用管道运送,河沙、水泥和清水每分钟的输送重量之比应等于该三种物料在混凝土配方中的配比;
(3)所有物料同时开始输送且每种物料输送均不可间断,粗骨料、细骨料、河沙、清水四种物料各自的输送出口端均位于搅拌器入口端之上,且以搅拌器入口端中心为圆心均匀间隔地围城一圈,水泥、粉煤灰以及减水剂均从搅拌器入口端以下0.5~1.2m处的侧壁送入搅拌器内,并且水泥、粉煤灰以及减水剂各自在搅拌器上的送入口以搅拌器中轴线上的点为圆心呈圆形阵列;
(4)在加料过程中,搅拌器内的物料沿着搅拌器圆周方向上被按照正、反逆时针方向间歇性匀速搅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拌混凝土的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和细骨料均自由竖直下落,所述振动筛网水平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预拌混凝土的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筛网呈多点间歇性振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拌混凝土的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泥在传送皮带上的覆盖厚度为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拌混凝土的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清水、粉煤灰以及减水剂均通过管道泵输送至搅拌器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拌混凝土的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搅拌器的入口端中央设置一块悬空的圆板,圆板与搅拌器入口端之间的间隙供相应物料的下落进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预拌混凝土的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粗骨料、细骨料、河沙、清水均沿着搅拌器周围间歇性旋转变换位置,使物料间歇性地在搅拌器的不同位置加入。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预拌混凝土的下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以及与其相连的清水、粉煤灰以及减水剂输送管道均间歇性地绕搅拌器的轴线旋转一定角度,且旋转的角度小于等于9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富皇建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富皇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406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道路建设的混凝土搅拌机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混凝土加工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