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粉料微孔热流式干燥设备及干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31704.0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8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勇;孙跃爽;王亚玮;刘鑫;郭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般若涅利(北京)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1/04 | 分类号: | F26B21/04;F26B25/00;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左燕生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料 锂离子电池 热流 微孔 干燥设备 滤网 除水 主罐 体内 正极 锂电池生产 布风通道 出气管道 端部开口 负极粉料 加热粉 结合水 游离水 主罐体 侧壁 去除 上料 卸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粉料微孔热流式干燥设备及干燥方法,其中锂离子电池粉料微孔热流式干燥设备中的主罐体内周向设有环状第一滤网,第一滤网与主罐体侧壁之间设有布风通道,出气管道于主罐体内的端部开口处设有第二滤网;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粉料微孔热流式干燥方法,包括上料、加热粉料、真空除水、多次除水以及卸料步骤。本发明采用高温与真空的方式进行干燥,以去除粉料中的游离水、结合水。本发明适用于锂电池生产工艺中,用于对正极、负极粉料的干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粉料干燥技术领域,涉及锂离子电池粉料干燥,具体地说是一种锂离子电池粉料微孔热流式干燥设备及干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生产工艺中,正极、负极材料作为电芯原材料中所占成本比重最大的原材料,其制备是锂电池行业中最核心的环节。正负极粉料在混料工艺过程中需使用粘结剂PVDF,由于粉料中所含的游离水、结合水会使粘结剂PVDF发生团聚现象,不能溶解于有机溶剂,降低其粘结性能。因此,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中正极、负极粉料干燥极为重要。
目前,行业中应用的物料搅拌型干燥设备,在干燥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扬尘使得小颗粒粉料的回收困难,造成原料浪费。而采用在干燥器内置电加热装置的方式,需引线至干燥器腔体外部,增加了泄压点,难以保证干燥器内的高真空度。传统干燥设备由于加热温度的局限,手段单一,难以除去粉料中的结合水,经处理后粉料的含水率在百分之几。此外,在抽真空的过程中,往往会将干燥器内的粉料带入真空装置,降低真空装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粉料微孔热流式干燥设备及干燥方法,采用高温与真空的方式进行干燥,以实现去除粉料中的游离水、结合水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锂离子电池粉料微孔热流式干燥设备,包括干燥罐,干燥罐包括上料装置、与上料装置相连的主罐体以及与主罐体底端相连的卸料装置,所述主罐体上部与真空装置管道相连,主罐体下部与主罐体上部分别设有与气体循环系统相连的进气管道及出气管道;所述主罐体内周向设有使上料装置内粉料落入的环状第一滤网,第一滤网与主罐体侧壁之间设有能使气体由进气管道沿主罐体侧壁进入第一滤网内的布风通道;出气管道于主罐体内的端部开口处设有第二滤网,使主罐体内的气体经第二滤网进入出气管道内。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布风通道为沿高度方向多层连通的环状布风板,布风板朝向第一滤网一侧具有开口。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滤网及第二滤网皆为双层可使粒径小于0.1微米的固体颗粒通过的过滤网。
作为本发明的第三种改进,所述主罐体上部与真空装置之间设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内设有过滤精度为0.1微米的可拆卸过滤滤芯。
作为本发明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气体循环系统包括供气装置、鼓风机以及循环加热器;出气管道与鼓风机进气口管道连接,鼓风机与出气管道相连的管道上设有与供气装置相连的管道,鼓风机出气口与循环加热器进气口管道连接,循环加热器出气口与进气管道通过管道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体循环系统还包括冷却器,冷却器进气口与鼓风机出气口管道相连,冷却器出气口与进气管道通过管道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所述上料装置为在真空负压下将物料吸入上料装置内的真空上料机,卸料装置为内充氮气的密闭罐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罐体上设有压力感应装置或温度感应装置或空气振动器或取样器。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供气装置与鼓风机之间、供气装置与出气管道之间、鼓风机与出气管道之间、冷却器与进气管道之间、循环加热器与进气管道之间、主罐体与过滤装置之间、过滤装置与真空装置之间皆设有控制气体单向通断的管道连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般若涅利(北京)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般若涅利(北京)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317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杆清洗与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蓄热的直接接触蒸发高温干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