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机平台应用于车载平台的物理横屏显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9452.X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5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谭志;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恒晨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G06F9/4401;G06F9/45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尹彦;胡朝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平台 横屏显示 分辨率 手机平台 竖屏 分辨率画面 成本压力 驱动程序 上报系统 手机芯片 正常显示 厂商 正整数 中间层 横屏 应用 图像 输出 | ||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提出了一种手机平台应用于车载平台的android系统物理横屏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Linux内核显示驱动程序设置成M*M分辨率;其中,M,N都为正整数,且M>N;步骤2:设置Android系统的中间层部分向Android系统的显示管理者固定上报系统的分辨率为M*N,其中车载平台物理横屏显示分辨率为M*N;步骤3:Android系统向下输出M*N的分辨率画面,车载平台物理横屏显示出完整Android画面。本发明实现了在车载平台的物理横屏上正常显示手机芯片支持的竖屏图像,无需在车载平台上设置物理竖屏,降低了车载厂商的备货风险,同时也降低了车载厂商的成本压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ndroid系统显示相关领域,特别涉及手机平台应用于车载平台的android系统物理横屏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嵌入式设备(如安卓设备、苹果设备)在显示应用时,会根据应用的显示请求在屏幕上横屏或竖屏地显示应用,当横屏或竖屏显示时,用户可以通过旋转屏幕来适应横屏或竖屏的显示。但在另一种应用中,将手机平台应用于车载平台的主要原因是将手机的基带功能应用于车载连接网络,而手机平台的显示屏都是物理竖屏,分辨率高度大于等于宽度(比如手机为宽度:600,高度:1024),而车载平台用的都是物理横屏,分辨率宽度大于高度(一般为宽度:1024,高度:600),当将手机平台应用于车载平台的物理横屏进行显示时,无法通过简单旋转屏幕就可适应显示。而现有技术可以采用物理竖屏(如:600x1024),再把Android系统旋转90度的方式实现在车载平台上进行竖屏显示,但相比物理横屏,物理竖屏成本高,数量少,不利于备货,且物理竖屏在车载平台并不主流,对硬件厂商来说存在很大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新的Android系统驱动显示物理横屏的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机平台应用于车载平台的android系统物理横屏显示方法,解决现有手机平台的竖屏难以在车载平台的物理横屏上显示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的手机平台应用于车载平台的android系统物理横屏显示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手机平台分辨率高度M大于等于宽度N的限制,将Linux内核显示驱动程序设置成M*M分辨率;其中,M,N都为正整数,且M>N;
步骤2:设置Android系统的中间层部分向Android系统的显示管理者固定上报系统的分辨率为M*N,其中车载平台物理横屏显示分辨率为M*N;
步骤3:Android系统向下输出M*N的分辨率画面,车载平台物理横屏显示出完整Android画面。
优选地,所述步骤1之前还包括:
步骤1.1:将Bootloader显示驱动程序设置成M*M分辨率,完成Bootloader的驱动显示调试,通过Bootloader引导Linux内核,并显示启动M*M分辨率Logo。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之后还包括:
步骤4:将Bootloader和Linux内核显示Logo驱动程序设置成显示M*N分辨率的Logo。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之后还包括:
步骤5:将触摸驱动程序设置成显示M*N分辨率,以与触摸屏的分辨率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
步骤31:Android系统让Launcher程序以及其它应用程序按照M*N的分辨率进行显示,从而在车载平台M*N分辨率的物理横屏上显示出完整Android画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恒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恒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94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