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指令SDC脆弱性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7534.0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4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庄毅;张倩雯;顾晶晶;宴祖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 |
地址: | 210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支持 向量 回归 指令 sdc 脆弱 预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指令SDC脆弱性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程序集进行故障注入实验,得到指令的SDC脆弱性值,从而构建指令SDC脆弱性预测模型样本数据集;
步骤2,根据步骤1得到的程序指令样本的SDC脆弱性值,遍历样本数据集提取表征目标指令本身性质的固有特征向量Finherent:
Finherent=IC,Insttime,BBL,INloop,RINbb,DCratio,Callnum,RINfun,Varglobal,Fanout
其中,IC为指令的类型,是一个包含8个字段的特征向量,IC=Cint,Cfloat,Ccmp,Cbit,Cconv,Cmem,Ccall,Cload,分别表示是否为整型二元操作、浮点型二元操作、比较指令、逻辑操作、转换操作、地址相关的操作、函数调用指令、内存读指令,若是则将相应字段标记为1,否则标记为0;Insttime为动态指令执行时间与程序总时间占比;BBL为指令所在基本块的大小;INloop表示指令是否在循环中;RINbb表示到基本块结束还需执行的指令数;DCratio表示指令与函数执行时间的比值;Callnum表示指令所在函数被调用的次数;RINfun表示到函数返回还需执行的指令数;Varglobal表示指令中变量是否会影响全局变量,若是则标记为1,否则标记为0;Fanout表示指令目的操作数的扇出值;
步骤3,遍历样本数据集,为目标指令生成数据传播依赖路径Path(Ii);
步骤4,根据步骤3生成的数据传播依赖路径,遍历样本数据集,为目标指令计算错误屏蔽因子MF(Ii):
MF(Ii)=FSDC(Iend(Ii))×(1-Pmask(Ii))
其中,Pmask(Ii)为指令Ii发生错误后在其传播路径Path(Ii)上被屏蔽的概率;IMASK表示错误屏蔽指令集合;DO为指令Ii的目的操作数,它的总位数为BITS;Pmask_b(bit,Ii)为指令Ii中的bit位发生错误后会被错误屏蔽指令屏蔽的概率,这个值由错误屏蔽指令的类型及操作数共同决定;Perror(bit)为该位发生瞬时故障的概率,FSDC(Iend(Ii))为根据指令Ii的数据依赖链末端指令Iend(Ii)是否对程序输出产生影响来衡量指令Ii的SDC脆弱性;对于数据依赖链的末端指令Iend,若该指令在程序结果输出指令Io的后向切片中,则FSDC(Iend)为1,若不在则为0;
步骤5,根据步骤1得到的程序指令样本的SDC脆弱性值,步骤3中的数据传播依赖路径,以及步骤4中的错误屏蔽因子,遍历样本数据集提取与数据传播依赖相关的指令的依赖特征向量Fdependent:
Fdependent=END,CMP,Crash,MF
其中,END是一个包含五个字段的特征向量,END=Estore,Ecaller,Eicmp,Efcmp,Eaddress,分别表示是否被存储指令、函数调用指令、整型比较指令、浮点型比较指令、地址相关指令引用,若是则将相应位标记为1,否则标记为0;CMP是一个包含两个字段的特征向量,用来表征末端指令为比较指令时相关的指令特征,CMP=Loopdepth,Pbranch,Loopdepth为比较指令所在的循环深度,Pbranch为静态分支概率;Crash是一个包含两个字段的特征向量,用来表征与程序崩溃相关的特征;Crash=〈Bytedest,Addrnum,Bytedest为目的操作位数,Addrnum为前向切片中与地址相关的指令数;MF为步骤5中计算出的错误屏蔽因子;
步骤6,根据步骤1得到的指令脆弱性值和步骤2以及步骤5得到的指令特征向量,训练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指令SDC脆弱性预测模型;
步骤7,使用步骤2和步骤5的方法提取待预测目标程序的指令特征向量,根据步骤6中训练得到的指令SDC脆弱性预测模型对目标程序指令脆弱性值进行预测,得到指令脆弱性值的预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753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