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氧化钨纳米片复合光阳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5207.1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4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杜荣归;官自超;王海鹏;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41/02 | 分类号: | C01G41/02;B82B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膜 复合光阳极 制备 三氧化钨纳米片 光生阴极保护 纳米片 不锈钢 沉积 电位 光电化学性能 复合膜表面 化学浴沉积 储能特性 电极电位 腐蚀电位 光源关闭 基体表面 纳米颗粒 光阳极 膜表面 热水解 水热法 暗态 白光 照射 金属 | ||
三氧化钨纳米片复合光阳极的制备方法,涉及纳米片复合光阳极。采用水热法在FTO基体表面上制备WO3纳米片膜,再通过TiCl4的热水解,在WO3膜表面沉积TiO2纳米颗粒,最后采用化学浴沉积,将ZnS和Bi2S3沉积到TiO2/WO3复合膜表面,获得具有优良光电化学性能的ZnS‑Bi2S3/TiO2/WO3复合膜。将复合膜作为光阳极。复合膜在白光照射下时,可使不锈钢在的NaCl溶液中的电极电位降低,其光生阴极保护效应显著高于单纯的WO3膜。光源关闭后,不锈钢的电位仍低于其腐蚀电位,说明复合膜在暗态下能延续对金属的光生阴极保护,有良好的储能特性,而且具有好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片复合光阳极,尤其是涉及具有优异光电化学性能和储存电子能力,可以实现对金属全天候的光生阴极保护的ZnS-Bi2S3/TiO2/WO3纳米片复合光阳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阴极保护是金属腐蚀防护领域应用广泛的技术,而光生阴极保护则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的阴极保护方法。这种技术可以弥补传统阴极保护技术能量消耗大、维护成本高的不足,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是目前腐蚀与防护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光生阴极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在光照条件下,半导体价带的电子被激发到其导带,导带中的光生电子再转移到耦连的需要保护的金属,使其发生阴极极化而受到保护。基于此原理,光生阴极保护最大技术难题在于夜间没有光照条件下如何维持对金属的阴极保护[1]。
目前,光生阴极保护中研究最多的是TiO2基光阳极。通过掺杂和半导体复合等方法,开发复合的TiO2半导体材料,可能维持暗态下光生阴极保护[2-7]。例如,Yang等人[2]通过在Ti-Bi合金上构筑Bi掺杂的TiO2纳米管复合膜,发现在切断光照后,Bi的掺杂可以将光生阴极保护延续一定时间。其他研究者还发现SnO2能够通过化学反应储存部分的光生电子[3-4],由SnO2纳米颗粒和TiO2纳米管组成的复合膜光阳极,在光照转为暗态后可重新释放光生电子维持对不锈钢的阴极保护作用。
WO3是光电化学应用中研究最广泛的材料之一,具有很好的电子传输性能、低毒性、易于制备,是比较理想的光阳极材料[8]。但是,WO3禁带宽度只比TiO2略小,对可见光的吸收同样较弱,而且在碱性环境中的稳定性较差,因此,有必要对WO3进行一定的改性或修饰,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光生阴极保护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52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用ZnO/石墨烯复合纳米结构光阳极及制法
- NaYF<sub>4</sub>:Ln<sup>3+</sup>/C/TiO<sub>2</sub>复合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 SrTiO<sub>3</sub>纳米复合膜光阳极的制备方法
- 一种InWO4:Eu3+/TiO2复合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 基于三层TiO<sub>2</sub>复合薄膜的染料电池
- 一种改进光阳极的染料太阳能电池
- 复合双层光阳极膜、其制备方法及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 聚酰亚胺保护的钒酸铋复合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 稀土均苯三甲酸配合物/三氧化二钇/二氧化钛复合光阳极及其构筑方法
- 一种共轭有机框架修饰钒酸铋复合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