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磨齿机床M值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2213.1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5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一冉;余凯飞;李轩;蒋林;李云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04 | 分类号: | G05B19/404;B23F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1336***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床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磨齿机床M值的控制方法,包括确定砂轮与滚轮的参照中心距以及确定刀架的X轴、Z轴坐标参照位置,确定差值、对坐标进行补偿等步骤;通过补偿循环实时获取机床在运转过程中坐标轴所发生的微位移,通过系统实时计算补偿,从而在磨削砂轮过程中达到控制磨削齿轮的M值目的,解决了机床在运动过程中因自身部件的重心变化、机床温升变化而出现的定位不准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磨齿机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磨齿机床M值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磨齿机床是齿轮最后的精加工设备,其利用砂轮作为磨具加工圆柱齿轮或某些齿轮(斜齿轮,锥齿轮等)齿面,主要用于消除热处理后的变形和提高齿轮精度。
磨齿机床在首次修整砂轮时,如图1所示,需要先将大立柱1沿X轴右移,使通过刀架2设置在其上的砂轮3靠近小立柱4上的滚轮5位置,后将砂轮3沿Z轴上升至立柱顶端,从而开始滚轮5对砂轮3的修整动作。但当砂轮磨削一段时间后需要再次修整时,因机床的温升、大立柱在重力作用下的偏摆以及X轴的定位误差等因素的影响,会使得砂轮3的径向修整位置不准确(砂轮与滚轮的旋转轴线中心距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得砂轮在磨削齿轮时导致齿轮的M值变动较大,而齿轮M值是控制齿厚的一个间接参数,这就容易引起齿轮磨削精度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齿机床M值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机床径向进给运动(X轴)位置的准确性,实现控制磨削齿轮M值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磨齿机床M值的控制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首次调整砂轮至预设位,通过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记录当前砂轮与滚轮的中心距;滚轮首次修整砂轮完毕时,再由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记录当前刀架的X轴、Z轴坐标位置;
(2)、需再次修整时砂轮,再次调整砂轮至预设位,通过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记录当前砂轮与滚轮的中心距,将此中心距与步骤(1)中的中心距进行对比,确定两次间的差值;通过系统将差值补偿进首次确定的刀架X轴、Z轴坐标位置,使刀架回复到首次修整位置。
进一步,所述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设置在磨齿机床的小立柱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定参照对比、补偿循环可实时获取机床在运转过程中坐标轴所发生的微位移,另外通过系统实时计算补偿,即可在磨削砂轮过程中达到控制磨削齿轮M值的目的,从而解决了机床在运动过程中因自身部件的重心变化、机床温升变化(热膨胀)而出现的定位不准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磨齿机床M值的控制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首次调整砂轮3至预设位,通过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6记录当前砂轮3与滚轮5的中心距;滚轮首次修整砂轮完毕时,再由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记录当前刀架2的X轴、Z轴坐标位置;
(2)、需再次修整时砂轮,再次调整砂轮至预设位,通过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记录当前砂轮与滚轮的中心距,将此中心距与步骤(1)中的中心距进行对比,确定两次间的差值;通过系统将差值补偿进首次确定的刀架X轴、Z轴坐标位置,使刀架回复到首次修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22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