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并网逆变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7920.1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3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郑庆杰;曹小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云路聚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5387 | 分类号: | H02M7/5387;H02M1/44;H02J3/38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宣士艳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电路 耦合电感 输出端 并网逆变器 直流输入 电容 负输入端 负端 电网 | ||
一种并网逆变器,包括:直流输入源、开关电路、第一耦合电感和第二耦合电感,开关电路的正、负输入端分别与直流输入源正、负端相连,开关电路具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开关电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经过第一耦合电感和第二耦合电感接入电网,并网逆变器还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并网逆变器拓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
背景技术
在中小功率并网逆变的应用场合,特别是单相全桥的并网逆变,为了提高转换效率,大多采用非隔离变压器结构。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相比隔离型结构拥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和成本低等优势。但由于光伏电池板对地寄生电容的存在,当逆变器工作时寄生电容与光伏电池板、逆变器、电网之间形成一个共模回路,共模电压的变化会引起电容充放电的变化,从而形成了漏电流(即共模电流,见图1所示),漏电流的产生会带来传导和辐射干扰、进网电流谐波及损耗的增加,甚至危及设备和人员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能够解决漏电流问题的并网逆变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并网逆变器,包括:直流输入源、开关电路、第一耦合电感和第二耦合电感,所述开关电路的正、负输入端分别与直流输入源正、负端相连,开关电路具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开关电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经过第一耦合电感和第二耦合电感接入电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耦合电感具有主线圈和辅助线圈,所述第二耦合电感具有主线圈和辅助线圈;
所述第一耦合电感主线圈的一端、所述第一耦合电感辅助线圈的一端和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相接,所述第一耦合电感主线圈的另一端和电网的一端相接;
所述第二耦合电感主线圈的一端、所述第二耦合电感辅助线圈的一端和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二输出端相接,所述第二耦合电感主线圈的另一端和电网的另一端相接;
所述第一电容接于所述第一耦合电感辅助线圈的另一端和所述开关电路负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电容接于所述第二耦合电感辅助线圈的另一端和所述开关电路负输入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耦合电感主线圈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耦合电感主线圈的另一端之间还连接有第三电容。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电路为采用四个开关器件的全桥架构,所述的四个开关器件分别为第一开关器件、第二开关器件、第三开关器件和第四开关器件,所述的第一开关器件和所述的第二开关器件相串接并连接于所述的直流输入源的正负端之间,所述的第三开关器件和所述的第四开关器件相串接并连接于所述的直流输入源的正负端之间,所述的第一开关器件和所述的第二开关器件的共同端为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的第三开关器件和所述的第四开关器件的共同端为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二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器件为三级管及反向并联于所述三级管的二级管。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器件为MOSFET及反向并联于所述MOSFET的二级管。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器件为IGBT及反向并联于所述IGBT的二级管。
进一步地,所述四个开关器件包括两个MOSFET、两个IGBT以及四个二极管,每个MOSFET和每个IGBT分别与一个二极管反向并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耦合电感、所述第二耦合电感之间还具有EMI滤波电路,所述EMI滤波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分别接所述第一耦合电感主线圈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耦合电感主线圈的另一端,所述EMI滤波电路的两个输出端分别接所述电网的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云路聚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云路聚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79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