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6MnCrS5齿轮钢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5766.4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1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军;丁忠;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特钢长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C22C38/02;C22C38/06;C22C38/40;C21C7/10;C21C7/04;B22D11/00;C21D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肖祎 |
地址: | 2009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钢 高纯净度 有效效果 杂质元素 淬透性 低成本 高疲劳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6MnCrS5齿轮钢及其生产方法,其包括按重量百分数计的如下元素:C:0.14%~0.19%、Mn:1.00%~1.30%、Cr:1.00%~1.20%、Si:≤0.25%、Ni:0.10~0.40%、N:0.0060%~0.0150%、Al:0.020%~0.04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其中,P:≤0.020%、S:0.020%~0.040%、As≤0.04%、Sn≤0.02%、Sb≤0.010%、Pb≤0.008%、Bi≤0.010%、B≤0.0003%,Nb≤0.01%,Ti≤0.01%,[O]≤15×10‑6。本发明的齿轮钢具有以下有效效果:低成本,高纯净度、窄淬透性、高疲劳强度,性能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制造技术领域,特殊钢类,涉及一种钢及其生产工艺,具体来说是用于汽车变速箱的一种控氮、硫、镍的16MnCrS5齿轮钢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16MnCrS5属于Mn-Cr系齿轮钢,渗碳钢类。Mn-Cr系齿轮钢是我国从德国引进的钢号,是高标准轿车齿轮系列用钢。该系列钢种淬透性很好、热处理变形小、低温韧性好、切削加工性能好,可作为渗碳件和截面较大的调质件。由于汽车行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较高,采用流水线自动生产,对材料的要求较高。国内外对Mn-Cr系齿轮钢要求纯净度高、表面质量好、尺寸公差窄、冷加工性能好、组织均匀、晶粒细小、淬透性带窄等。目前,国内对Mn-Cr系齿轮钢要求钢中氧含量控制在20ppm以下,一些高端用户要求钢中的氧含量≤15ppm;淬透性带为4个HRC。为保证齿轮钢产品质量,现有技术中的生产工艺主要有:
公开号:CN102517521A,名为“一种MnCr渗碳齿轮钢及其制造方法”的专利介绍了一种MnCr渗碳齿轮钢及其制造方法,其组成按质量百分数为:C:0.25~0.30%、Si:≤0.12%、Mn:0.60~0.80%、Cr:0.80~1.10%、P:≤0.035%、S:0.020~0.050%、Al:0.020~0.055、[O]≤20ppm,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但未提及钢中Al/N的配比要求。
公开号:CN101864540A名为“一种含微量Ti的20MnCr5棒材”的专利介绍了20MnCr5包括以下成份:C:0.15%~0.22%,Cr:1.00%~1.30%,Mn:1.10%~1.50%,Ti:0.010%~0.015%,Si:≤0.40%,P:≤0.035%,S:≤0.035%,Al:0.015%~0.050%,余量是Fe。该成分配比可以减少钢中氮化铝的生产量,进而减少铸坯在生产20MnCr5棒材时出现裂纹的现象,从而提高棒材成品表面质量,提高探伤合格率。但加入Ti后,容易生产硬而脆的TiN夹杂,影响齿轮的疲劳寿命。
《河北冶金》中2015年2月公开的“铝氮比对轿车用渗碳钢晶粒混晶的影响”文献中介绍的组分重量百分比(Wt%)为:C:0.17%~0.22%,Si:0.15%~0.40%,Mn:1.10%~1.40%,Cr:Cr:1.00%~1.30%,S:0.015%~0.035%,P:≤0.020%、Al:0.020%~0.045%的20MnCr5钢,钢中的铝含量≥0.025%且[Al]/[N]≥3时,能够保证在930℃保温6h的热处理工艺下不发生混晶现象。但该品种Si控制较高,齿轮渗碳过程中晶间易发生氧化的问题,影响渗碳质量,同时钢中合金含量控制范围较宽,不利于淬透性窄带化控制。
公开号CN105039867A名为“一种加氮20MnCr5齿轮钢及其生产方法”的专利介绍了C:0.18%~0.21%,Si:≤0.12%,Mn:1.25%~1.35%,Cr:1.16%~1.24%,P:≤0.020%,S:0.020%~0.030%,Al:0.025%~0.045%,N:0.0060%~0.0100%,还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Wt%)的残余成分:Ni:≤0.10%,Cu:≤0.10%,B≤0.0003%,[O]≤15*10-6;剩余的为Fe和一些其它微量残余元素。但未提及钢中Ni对钢的力学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特钢长材有限公司,未经宝钢特钢长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57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