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ZnO-CoO@NC介孔微米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2357.9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2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郝青丽;王福蕾;雷武;夏锡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11/24 | 分类号: | H01G11/24;H01G11/32;H01G11/4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zno coo nc 微米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nO‑CoO@氮掺杂碳(NC)介孔微米球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Zn(NO3)2∙6H2O、Co(NO3)2∙6H2O、(NH4)2CO3为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结构导向剂和碳源,以水‑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作为溶剂,通过水热反应制备前驱体,然后在N2下退火得到表面富含氧空位缺陷的ZnO‑CoO@NC介孔微米球材料。该ZnO‑CoO@NC介孔微米球材料外形均匀、形貌一致,表面富含氧空位缺陷,有利于电化学性的提高;且其制备过程只需水热和煅烧两步,不需要复杂的后处理,制备工艺简单且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富含氧空位缺陷的ZnO-CoO@NC介孔微米球材料、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和能源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电极材料是决定超级电容器储能性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作为赝电容材料,尽管CoO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但是导电性差的缺点限制了它在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单独应用。ZnO具有优良的电子导电性,可以在电极材料中起着机械支撑作用提高其它组分材料的导电性能,但是其容量低。因此,常采用复合技术将CoO或者ZnO与其它材料结合,获得复合电极材料来改善其电化学性能。文献(Pang, Huan, et al. Facile synthesis of porousZnO–NiO composite micro polyhedrons and their application for high powersupercapacitor electrode materials. Dalton Transactions, 2012, 41(43):13284-13291.)采用水热法和高温煅烧的方法制备了ZnO–NiO材料,可以用作高功率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但其循环性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文献(Yang M, Lv F, Wang Z, et al.Binder-free hydrogenated NiO–CoO hybrid electrodes for high performancesupercapacitors[J]. RSC Advances, 2015, 5(40): 31725-31731.)通过电沉积技术结合后续N2-H2的混合气体中的煅烧制备一体化电极Ni@NiO–CoO。该工艺耗能高,危险系数大,同时需要利用泡沫镍电极作为支撑材料,不太适合大规模生产。文献(Zeng W, Wang L,Shi H, et al. Metal–organic-framework-derived ZnO@C@NiCo2O4 core–shellstructures as an advanced electrode for high-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s[J].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6, 4(21): 8233-8241.)通过两步水热外加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ZnO@C@NiCo2O4核壳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此方法过程复杂,且得到的复合材料循环稳定性较差(充放电循环4000圈,容量保持率只有76%)。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面富含氧空位缺陷的ZnO-CoO@NC介孔微米球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性能。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ZnO-CoO@NC介孔微米球材料,所述的介孔微米球材料表面富含氧空位缺陷,由NC包覆相互复合(相互掺杂)的ZnO和CoO材料组成,其中,ZnO和CoO的摩尔比为1: 2。
上述介孔微米球材料是由纳米砖组成的介孔微球材料。
上述介孔微米球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23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