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粘度改进性沥青及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2139.5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9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车春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联星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29/04;C08K5/521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49 | 代理人: | 江莉莉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 增粘树脂 制备工艺 改进性 高粘度 固化剂 消泡剂 胶粉 生物质重油 高温混合 沥青材料 生物沥青 天然沥青 脱泡处理 混合物 稳定剂 岩沥青 熔融 消泡 改进 | ||
本发明属于沥青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粘度改进性沥青及制备工艺,包括以下组分:天然沥青100‑200份,生物沥青150‑200份,增粘树脂30‑60份,胶粉30‑50份,填料60‑100份,稳定剂40‑70份,消泡剂20‑50份,固化剂10‑30份,经过混合搅拌消泡等过程制得沥青。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通过将岩沥青及生物质重油的结合,通过增粘树脂及胶粉将本发明的产品的粘度提高,比普通沥青得到了很大的改进,通过添加消泡剂及固化剂减少了本发明产品内气泡的产生,提高了本发明产品的性能,通过本发明的步骤,将混合物先高温混合,再经过熔融脱泡处理后得到本发明的产品具有很大的粘度,沥青的各项性能都得到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沥青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粘度改进性沥青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天然沥青是石油渗出地表经长期暴露和蒸发后的残留物;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亟需大量的优质沥青材料,目前使用的沥青多为原油炼制而成,属不可再生资源,生物沥青不仅能解决处理大量市政和农林固体废弃物导致的环境问题,还能减少污染,属于可再生资源,所以再沥青材料的研究中如何利用好生物沥青和天然沥青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沥青路面在重载作用下造成的车辙、推拥、波浪、等病害使得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迅速下降,在铺路时由于沥青的粘度不够增加了施工的难度,以现有技术铺好的路面硬度太大,柔性太弱,降低了路面的抗变形的持久力,而现有技术中通过添加阻燃剂提高氢氧化镁的添加量会严重影响改性沥青涂层的耐高温性能、低温弯折性、矿物粘附性与胶水的粘结性能,并增加成本,因此急需一种高粘度的改进沥青改变现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根据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高粘度改进性沥青及制备工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粘度改进性沥青,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天然沥青100-200份,生物沥青150-200份,增粘树脂30-60份,胶粉30-50份,填料60-100份,稳定剂40-70份,消泡剂20-50份,固化剂10-30份。
优选的,上述天然沥青为岩沥青,粒径为0.090~0.45mm,所述是生物沥青由生物质重油制得。
优选的,上述稳定剂为聚乙烯醇。
优选的,上述消泡剂为磷酸丁酯类消泡剂。
经过试验,本发明通过稳定剂聚乙烯醇和消泡剂为磷酸丁酯类消泡剂能够将本发明的产品沥青的各项性能得到做优化,是现有技术没有得到的。
优选的,上述胶粉的粒度为40目,填料的目粒度为90目-150目。
优选的,上述增粘树脂的软化点为100℃-110℃。
优选的,上述固化剂为间苯二甲胺。
经过试验,本发明的天然沥青主要是用来对沥青进行改性,也就是把它添加到普通沥青中去,提高普通沥青的软化点,因为天然沥青的软化点一般都比较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比较硬一般来说直接利用天然沥青的都很少,通过将岩沥青及生物质重油的结合,通过增粘树脂及胶粉将本发明的产品的粘度提高,比普通沥青得到了很大的改进,通过添加消泡剂及固化剂减少了本发明产品内气泡的产生,提高了本发明产品的性能。
本发明的一种高粘度改进性沥青的制备工艺,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以重量份数计,按顺序依次将100-200份天然沥青,150-200份生物沥青,30-60份增粘树脂混合加热至100℃-110℃,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
(2)将步骤(1)所得的A加入30-50份胶粉,60-100份填料,40-70份稳定剂放入反应釜中,加热至130℃-150℃呈熔融状态,混合搅拌均匀得混合物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联星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联星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21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