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发动机进气歧管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7184.6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4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孙江曼;张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53/00;C08L51/06;C08L23/16;C08L23/14;C08L23/08;C08K13/04;C08K7/14;F02M35/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会景;黄健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 发动机进气歧管 汽车 发动机 复合材料制造 聚丙烯树脂 玻璃纤维 光稳定剂 性能要求 抗氧剂 轻量化 润滑剂 相容剂 增韧剂 重量份 制备 | ||
1.一种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聚丙烯树脂:45~60份;玻璃纤维:20~45份;抗氧剂:1~2.5份;润滑剂:0.5~1.5份;相容剂:5~10份;增韧剂:8~15份;光稳定剂:0.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树脂的熔体流动指数为10~50g/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选自无碱玻璃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选自短玻璃纤维,其长度小于0.5mm,该短玻璃纤维占所有组分质量之和的30~35%;
或者,所述玻璃纤维选自长玻璃纤维,其长度为11~20mm,该长玻璃纤维占所有组分质量之和的25~35%。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将混合均匀的聚丙烯、抗氧剂、润滑剂、相容剂、增韧剂和光稳定剂加入到螺杆挤出机中加热熔融,然后与玻璃纤维进行熔融共混,最后经挤出、造粒,得到所述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
6.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加热熔融,喷射入模具内进行注塑成型,得到进气歧管分片;
焊接上述进气歧管分片,得到所述发动机进气歧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成型的温度为210~240℃,注塑压力为65~90bar。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为震动摩擦焊接,其中,震动频率为230~240Hz、夹持压力为8~10MPa、保持时间为1.5~2.5S、振幅为1~2mm、焊接深度为0.5~1.5mm。
9.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是采用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制造方法加工得到。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气缸和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所述气缸与发动机进气歧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718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