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交联聚乙烯管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7163.4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2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洋;高克京;杜斌;王宇杰;张瑀健;徐春燕;陈商涛;祝文亲;张凤波;石行波;黄强;吴林美;王艳芳;姜凯;蔡玉东;卢晓英;周京生;盛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K13/06;C08K9/06;C08K3/36;C08K3/04;C08J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高龙鑫;王玉双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交联 聚乙烯管材 含硫硅烷偶联剂 耐压 制备 聚乙烯 聚乙烯基础树脂 管材生产 基础树脂 耐压性能 悬垂性能 大口径 管材 可用 挤出 分解 帮助 生产 | ||
1.一种微交联聚乙烯管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管材挤出成型的过程中加入填料和含硫硅烷偶联剂,在挤出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含硫硅烷偶联剂和填料表面发生接枝反应,使填料更均匀地分散在聚乙烯基础树脂中,同时硫硫键断裂,产生自由基,引发聚乙烯基础树脂微交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交联聚乙烯管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常温下将填料、含硫硅烷偶联剂混合均匀,得到沾有含硫硅烷偶联剂的填料;
其次,在常温下将所述沾有含硫硅烷偶联剂的填料与聚乙烯基础树脂和助剂混合均匀,得到母料;
最后,将混合均匀的母料加入挤出设备中,完成管材的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交联聚乙烯管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硫硅烷偶联剂以喷雾的形式添加在填料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交联聚乙烯管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管材挤出成型的过程中最高段温度不低于1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交联聚乙烯管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白炭黑和/或炭黑,粒径在100nm-10μ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交联聚乙烯管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硫硅烷偶联剂以如下通式表示:
((OR1)x(OR2)y(OR3)zSi—(Alk))m—Sn—HpYq
当m=1时,n=1,且p=0时,q=1;q=0时,p=1;
当m=2时,n=2到8的正整数,且p=0,q=0;
H为氢原子;
Y为碳原子数为1到9的直链或支链脂肪酸或酮;
x,y,z各自为0,1,2或3,且x+y+z=3;
R1为碳原子1到3的烷基;
R2,R3为碳原子1到3的烷基,或含有氧原子官能团的长链烷基;
Alk为碳原子1到6的烷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交联聚乙烯管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抗氧剂和吸酸剂。
8.一种微交联聚乙烯管材,其是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微交联聚乙烯管材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微交联聚乙烯管材,其特征在于:由聚乙烯基础树脂、填料和含硫硅烷偶联,以及助剂制成;
以微交联聚乙烯管材总重量份数计,聚乙烯基础树脂98-100份,填料2-4份,含硫硅烷偶联剂0.16-0.32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交联聚乙烯管材,其特征在于:以微交联聚乙烯管材总重量份数计,聚乙烯基础树脂100份,填料2.5份,含硫硅烷偶联剂0.2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71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