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摄像头的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6300.2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1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牛域辉;李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56 | 分类号: | B60S1/56;H04N5/225;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陈潇潇;肖冰滨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摄像头 镜头表面 清洗装置 清洗件 清洗 开口 内壳壁 旋转轴 圆弧部 壳体 车辆技术领域 摄像头拍摄 挡板 表面覆盖 控制旋转 内部安装 信息干扰 旋转机构 控制器 伸入 下沿 挡住 录制 视频 体内 显露 污染 | ||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车载摄像头的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其中所述车载摄像头的清洗装置包括:壳体,其内部安装有车载摄像头,且具有显露出车载摄像头的镜头表面的开口;清洗件,用于在与镜头表面相接触时对镜头表面进行清洗;旋转机构,具有伸入至壳体内的旋转轴,且用于带动清洗件或车载摄像头发生旋转而使得清洗件与镜头表面相接触;控制器,用于控制旋转机构的旋转。该清洗装置还可以包括:挡板,设置在壳体的圆弧部内壳壁上,用于在旋转轴的带动下沿圆弧部内壳壁旋转,且在旋转至开口时能够遮挡住开口。本发明可以解决对车载摄像头表面覆盖、污染从而影响摄像头拍摄,造成的对驾驶员的信息干扰、视频的录制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载摄像头的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从盲区摄像头、倒车摄像头到现在市场流行的流媒体后视摄像头,车载摄像头以其在解决视觉死角问题上优于传统物理视镜的巨大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但是,车载摄像头的应用也随之带来了镜头被脏污遮挡、雨雪天不清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严重时很可能会导致交通意外事故。虽然摄像头表面通常具有疏油层,但疏油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摄像头表面的清洁问题。另外,由于摄像头的外置关系,大雨、泥水、雾霾等恶劣环境使得其更加不易保持清洁状态,因此车载摄像头的防污、防雾及疏水等都变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车载摄像头的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载摄像头的清洗装置,且所述车载摄像头的清洗装置包括:壳体,由圆弧部和板状部形成,且内部安装有所述车载摄像头,其中所述圆弧部具有显露出所述车载摄像头的镜头表面的开口,所述板状部安装在车体上;清洗件,相对于所述车载摄像头设置,用于在与所述镜头表面相接触时对所述镜头表面进行清洗;旋转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外,并具有伸入至所述壳体内的旋转轴,且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清洗件和所述车载摄像头中的一者联动,用于带动对应的所述清洗件或所述车载摄像头发生旋转而使得所述清洗件与所述镜头表面相接触;以及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旋转机构的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车载摄像头的清洗装置还包括:挡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圆弧部内壳壁上,并与所述旋转轴联动,用于在所述旋转轴的带动下沿所述圆弧部内壳壁旋转,且在旋转至所述开口时能够遮挡住所述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车载摄像头与所述旋转轴连接以实现与所述旋转轴的联动;所述挡板通过连杆连接所述旋转轴以实现与所述旋转轴的联动;所述清洗件固定在所述圆弧部内壳壁上;其中,所述车载摄像头和所述挡板在所述旋转轴的带动下进行同步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车载摄像头固定在所述壳体的板状部内壳壁上;所述清洗件叠放在所述挡板上,并与所述挡板通过同一连杆连接所述旋转轴以实现与所述旋转轴的联动。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件为擦拭条或清洁材料层;和/或所述旋转机构为电机,且所述电机的电机转轴作为所述旋转轴伸入至所述壳体内或所述电机的电机转轴与所述旋转轴配合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设置有图像处理模块,且所述图像处理模块用于获取并分析所述车载摄像头拍摄的图像的质量,并根据分析结果控制所述旋转机构的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车辆的驾驶室内的操作开关,且所述操作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响应于用户操作而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开关指令;所述控制器用于响应于所述开关指令来控制所述旋转机构的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还与车辆的组合仪表电性连接,用于获取车辆的车速信号和/或档位信号,并根据所述车速信号和/或档位信号来控制所述旋转机构的旋转。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车载摄像头的清洗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63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