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枝云耳的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5890.7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2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雷世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志平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A01N65/10;A01N65/28;A01N65/38;A01N65/08;A01N65/12;A01N65/42;A01P7/04;A01P17/00;A01P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李明香 |
地址: | 3256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桑枝 栽培 方法 | ||
1.一种桑枝云耳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培养料:将培养料晒干后混合粉碎,经过100目-150目筛网筛选,然后加水使培养料的含水量为10%-15%,将培养料建成料堆进行堆沤发酵,所述堆长为4m-5m,堆宽为1m-1.5m,高度为80cm-100cm,坡度为30°-45°,在堆料中打2-4个通气孔,通气孔高度为20cm-30cm,直径为5cm-7cm,保持料堆的相对湿度为10%-15%,当料堆的中心温度达到40℃时,对料堆进行翻堆,发酵总时长为48h-72h,发酵完成后调节料堆的pH值为7.0-8.0;发酵完成后用蒸馏水调节料堆的含水量为50%-60%;
(2)灭菌:将步骤(1)制备好的培养料进行常压灭菌,灭菌温度为100℃-120℃,灭菌时间为12h-14h;
(3)接种:步骤(1)灭菌好的菌料放入无菌室内进行自然冷却,当培养基温度冷却到22℃-28℃时开始进行接种,接种前准备好仅有一端开口的柱形聚丙烯料袋,料袋的直径为12cm-15cm,料袋总长度为34cm-37cm;向料袋中放入一层厚度为2cm-4cm的培养基压实形成培养基层,然后再放入一层厚度为5mm的菌种压实形成菌种层,形成“培养基层-菌种层-培养基层”相间隔的排布;所述料袋的菌种层为3-5层,培养基层比菌种层多一层,料袋的两端为培养基层,接好种后扎紧料袋开口形成接种料袋;
(4)出菇管理:将步骤(3)的接种料袋放入温度为15℃-25℃的暗室中进行培养,培养时向空气中喷洒中药水I,相对湿度为60%-70%,培养10d-15d后,每隔4h用鼓风机对暗室进行鼓风,保持氧气浓度在20%-30%;待菌丝长满菌袋后,继续在暗室中培养5d-7d;然后用刀在塑料袋四周划开长度为3cm-5cm的口子,一共开划5-7道;将划开后的菌袋移至耳棚内进行堆叠,堆叠层数为3-5层,堆叠好菌袋后每隔2h-3h对菌袋进行1次光照处理,保持耳棚的温度为18℃-25℃,并向耳棚中喷洒蒸馏水,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为40%-50%;待菌袋的裂缝中长出肉瘤状的小耳后,将塑料袋移至出耳床床架上,进行出耳管理,出耳管理时,出耳场地温度为15℃-23℃,不定期向空气中喷洒中药水II,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为85%-95%,打开门窗进行散射光光照处理,散射光的光照强度为600Lx-1000Lx;
(5)采收与采后管理:待步骤(4)的云耳的耳片舒展变软,肉质肥厚,耳根收缩变细,极少数耳背开始产生白色粉末状担孢子时开始采收第一潮菇,采摘完成后每天早晚向培养料表面喷洒液肥,使空气湿度达到80%-90%;然后再按照步骤(4)的出菇管理方法进行管理,直至采收完2-4潮菇;
所述步骤(1)的培养料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40份-50份的发酵桑枝、20份-30份的玉米杆、25份-35份的稻杆、10份-15份的石膏粉、20份-30份的油茶渣、8份-18份的豆粉、7份-18份的百香果皮和15份-28份的甘蔗渣;
所述发酵桑枝的发酵方法为:将桑枝粉碎后经过100目-150目的筛网筛选,然后向桑枝粉碎中添加5mg/g-10mg/g的NaCl和4mg/g-6mg/g酶活力为500U/g-800U/g的纤维素酶,搅拌均匀后,按照7mg/g-9mg/g的接种量接入驯化好的桑枝发酵菌种,在温度为25℃-27℃,相对湿度为20%-30%的条件下密闭发酵20d;
所述桑枝发酵菌种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12份-23份的活菌数为3.4×108CFU/g的枯草芽孢杆菌、17份-32份活菌数为2.4×108CFU/g的米曲霉菌3.1×108CFU/g、9份-19份活菌数为5.7×108CFU/g的红霉菌和13份-27份活菌数为6.3×108CFU/g的乳酸菌;所述桑枝发酵菌种的驯化方法为:将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菌、红霉菌分别置于驯化培养基中培养,当驯化培养基中纤维素含量下降一半时,结束第一期培养,并将培养时间记为T1;挑出菌落并重复第一期培养过程,当芽孢杆菌驯化培养基中纤维素含量下降一半时结束第一期培养,并将培养时间记为T2;如此重复进行n期培养,当Tn=1/2T1时,完成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菌和红霉菌的驯化过程;将乳酸菌置于驯化培养基中培养,当驯化培养基中乳酸含量为含量达到30mg/mL时结束第一期培养,并将培养时间记为T1;第一期培养结束后进行第二期培养,挑选出第一期培养结束后的菌株并置于相同配方的培养中培养,并重复第一期培养过程,当培养基中乳酸的含量达到30mg/mL时结束第二期培养,并将培养时间记为T2;如此重复进行n期培养,当Tn=1/2T1时,完成驯化过程;
所述驯化培养基的由如下成分组成:质量浓度为40mg/mL的纤维素、20mg/mL的半纤维素、质量浓度为5mg/mL的蔗糖、质量浓度为30mg/mL的酵母浸膏、质量浓度为13mg/mL的火龙果多糖、质量浓度为10mg/mL的琼脂、质量浓度为10mg/mL的芦荟甙、其余为桑叶汁;
所述步骤(4)的中药水I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13份-19份的桉树叶提取物、12份-18份的茴香提取物、8份-17份的辣椒籽提取物、11份-23份的荷叶提取物、12份-25份的马兜铃提取物和9份-19份的爬岩香提取物;
所述步骤(4)的中药水II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17份-24份的龙眼壳提取物、18份-27份的荔枝核提取物、19份-28份的菊花提取物、27份-39份的芦荟提取物、23份-37份的百香果皮提取物;
所述步骤(4)光照处理的处理方式为循环彩色光照处理,共进行4-6个循环处理,所述循环处理的循环方式为:“白光处理20min,光照强度为800Lx-1200Lx”~“蓝光处理10min,光照强度为600Lx-800Lx”~“红光处理15min,光照强度为800Lx-1000Lx”~“橙光处理15min,光照强度为500Lx-800Lx”~暗处理5min;
所述步骤(5)的液肥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36份-49份的动物尿液过滤液、19份-31份的油茶渣浸提液、16份-29份的百香果皮发酵液、9份-16份的骨粉浸提液和13份-27份的海藻酸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志平,未经杨志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58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使用的枇杷树种植用支架
- 下一篇:一种利用有机稻草栽培优质草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