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锰掺杂锂化三氧化钼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5695.4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1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向勇;史家远;张晓晴;张晓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05 | 分类号: | H01M4/505;H01M4/48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甘茂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氧化钼 正极材料 锰掺杂 锂化 制备 锂离子电池电极 电化学充放电 小电流充放电 制备技术领域 电化学性能 可溶性锰盐 可溶性锂源 循环可逆性 超声分散 放电容量 化学组成 搅拌溶解 水热反应 比容量 金属Mo 氧化性 溶剂 煅烧 溶解 | ||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锰掺杂锂化三氧化钼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用以进一步提升三氧化钼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锰掺杂锂化三氧化钼正极材料的化学组成是LixMnyMoOz,首先将金属Mo搅拌溶解在酸性、氧化性溶剂中,随后将可溶性锂源以及可溶性锰盐超声分散并溶解在该反应液中,水热反应后煅烧,所得产物为LixMnyMoOz。所得的锰掺杂锂化三氧化钼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充放电行为,小电流充放电条件下放电容量超过250mAh/g,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具有高比容量和较好循环可逆性能,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锰掺杂锂化三氧化钼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钼元素在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的制备和修饰改性方面的应用广泛;首先,三氧化钼本身就可以用作正极材料,并用来与其他的氧化物复合形成电极复合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在室温下,分别将七钼酸铵(NH4)6Mo7O24·4H2O和硫酸氧钒VOSO4·nH2O溶于水中制成溶液,然后将得到的溶液混合并转移到聚四氟乙烯衬里的不锈钢高压釜中,在该溶液中用氮气吹扫1分钟以置换空气,然后在自生压力下于190℃加热48小时。过滤所得到的深灰色固体,用大量水洗涤,在80℃下干燥12小时。然后将干燥后的产物在草酸水溶液中、60℃下搅拌30分钟以除去无定形副产物。将固体分离出来,用水洗涤,并在80℃下干燥12小时。然后在空气中、400℃下,以10℃/分钟的加热速率煅烧2小时,以除去任何水和铵离子。将所得电池在3.9V至1.5V之间放电时,每个化学式单元可以有高达6个Li离子的电化学插入到产物框架中。再充电时,可以以最小的结构重排,提取所有的Li离子。
其次,钼元素还可以用来进行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修饰改性。例如,可以用钼的氧化物M oO2掺杂改性LiFePO4/C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首先,将所有原料,包括磷酸二氢铵(NH4H2PO4),草酸脱水铁(FeC2O4·2H2O),碳酸锂(Li2CO3),钼酸铵((NH4)6Mo7O24·4H2O)和葡萄糖(C6H12O6)分散到乙醇中,然后球磨4小时。最初在85℃下干燥混合物,然后在350℃下加热6小时,最后在管式炉中在流动纯化的N2气氛下以5℃/min的加热速率在700℃下煅烧24小时。然后在管式炉中冷却至室温,最终得到MoO2掺杂改性的LiFePO4/C正极材料。结果表明,MoO2的存在提高了LiFePO4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包括其在比容量、锂离子扩散和电荷转移电阻方面的性能。初始的充放电比容量和表观锂离子扩散系数增大,电荷转移电阻随MoO2含量升高而降低,在MoO2含量为5wt%左右时达到最优化。进一步证实了MoO2的加入提高了电子电导率和锂离子的传输性能,并且最终提高了LiFePO4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56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