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挤复合管材用聚苯乙烯发泡保温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5517.1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6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薛彦超;阎书余;王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洁林塑料制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5/06 | 分类号: | C08L25/06;C08L51/04;C08L23/06;C08L23/08;C08K3/22;C08K5/134;C08J9/12;C08J9/08;F16L59/02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蔡士超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挤 醋酸乙烯共聚物 聚苯乙烯发泡 保温材料 复合管材 防护层 乙烯 聚苯乙烯 聚乙烯 高抗冲聚苯乙烯 聚苯乙烯保温层 塑化 低密度聚乙烯 超临界状态 高速搅拌机 保温技术 产品性能 供热管道 共挤成型 生产效率 成核剂 发泡剂 共混物 共挤机 抗氧剂 乙醇 出机 发泡 共混 内层 配比 熔融 制备 制造 小区 | ||
一种共挤复合管材用聚苯乙烯发泡保温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建筑内及小区供热管道保温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共挤成型的内层的CO2发泡共混聚苯乙烯保温层和外层的聚乙烯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防护层,制备步骤为:将聚苯乙烯或高抗冲聚苯乙烯与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及成核剂、抗氧剂按配比采用高速搅拌机混合均匀;将混合好的原料加入出机进行塑化熔融,然后注入超临界状态的CO2、乙醇、和水组成的发泡剂,利用共挤机再共挤一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防护层即得。生产效率高,产品性能稳定。
技术领域
一种共挤复合管材用聚苯乙烯发泡保温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建筑内及小区供热管道保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供热管道的保温主要采用聚氨酯材料进行保温,由于当前聚氨酯发泡所用的发泡剂主要为氟氯烃类,其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目前世界各国均在限制使用。聚氨酯材料在发泡过程中还会存在对人体有害的异氰酸酯残留物,而且发泡材料无法回收利用,造成环境污染。同时聚氨酯材料成本以较高,且发泡效率较低,导致管道保温成本高。
目前聚苯乙烯发泡需要使用丁烷或类似低分子量的烃烷发泡剂,对发泡设备及生产、运输、贮存环境有较高的要求,且当前聚苯乙烯发泡主要用于板材生产,未在管道保温领域进行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环境友好、制备方便的共挤复合管材用聚苯乙烯发泡保温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共挤复合管材用聚苯乙烯发泡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重量份组成为:聚苯乙烯或高抗冲聚苯乙烯80~100份、低密度聚乙烯1~20份、成核剂1~10份、抗氧剂1~5份、CO2 3~9份,乙醇1~5份、水1~5份。
本发明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管道保温使用要求,本发明以CO2作为主要发泡剂,避免了氟氯烃类、烷烃类发泡剂对环境的破坏;PS(聚苯乙烯)或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与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为保温材料,挤出级聚乙烯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共混物为外护管材料。选用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或聚苯乙烯与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为发泡材料,可实现保温层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柔性,有利于与后续工作管的匹配;与聚乙烯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共混物材料粘结性强。
所述的重量份组成为:聚苯乙烯或高抗冲聚苯乙烯85~95份、低密度聚乙烯8~12份、成核剂4~6份、抗氧剂2~3份、CO2 5.5~7.5份,乙醇2~3份、水2~3份。优选的组成所得发泡材料的弹性和柔性跟好,与外层防护层的粘接性更好。
所述的成核剂为氧化镁或氧化锌,成核剂的粒径为3000~4000目。优选的成核剂分散更加均匀,所发的气泡大小均匀细密。
所述的抗氧剂为四 [3-(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 ) 丙酸 ] 季戊四醇酯或3-(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 ) 丙酸十八烷基酯。与本发明的发泡材料最为适应,分散更均匀,抗氧化能力更好。
上述共挤复合管材用聚苯乙烯发泡保温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为:
1)将聚苯乙烯或高抗冲聚苯乙烯与低密度聚乙烯共混得到的共混物,然后共混物与成核剂、抗氧剂按配比采用高速搅拌机混合均匀;
2)将混合好的原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塑化熔融,然后注入超临界状态的CO2、乙醇、和水组成的发泡剂,经管材成型口模、芯模挤出,熔体出口模后压力迅速下降,使得CO2气体在成核剂周围形成泡孔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洁林塑料制管有限公司,未经淄博洁林塑料制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55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