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田注水井浊度电导率一体化集成检测探头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3516.3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1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田丽;王晓宇;付本堂;桂华侨;张建;韩霞;桂召龙;侯伟东;李清方;管林华;王焕钦;管善峰;张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节能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8 | 分类号: | E21B49/08;E21B43/2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10010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系统 浊度 电导率检测 测试仓 中间仓 信号传输电缆 电导率 一体化集成 油田注水井 上接头 下接头 探头 电导率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浊度传感器 加重装置 数据传递 依次连接 原位检测 注水井筒 检测 仓壁 采集 水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注水井浊度电导率一体化集成检测探头,其包括依次连接的下接头、浊度测试仓、电路系统仓、中间仓、电导率检测仓、上接头;浊度测试仓、中间仓、电导率检测仓的仓壁上均开设有窗口;下接头与加重装置连接;浊度测试仓的浊度传感器、中间仓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电导率检测仓的电导率传感器将采集的数据传递给电路系统仓内的电路系统;上接头与信号传输电缆连接,所述信号传输电缆与电路系统仓内的电路系统连接。本发明能实现注水井筒内的水质在线原位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回注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田注水井浊度电导率一体化集成检测探头。
背景技术
油田注水开发是国内油田主要的开发方式,注水水质是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近些年随着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的逐渐开发,对注水水质的要求更加严格。
油田回注水经过地面处理达标后经注水井回注地层,回注水中由于含有成垢离子、细菌等不稳定物质,在注水井筒内,一方面由于温度压力等环境的变化,会发生腐蚀、结垢、细菌滋生等一系列变化;另一方面,低渗透油藏普遍注水量偏低,回注水在井筒停留时间长,加剧了水质的变化,导致盐垢、腐蚀垢以及细菌分散在水中,影响回注水水质。水质的变化导致经过地面处理,注水井口检测达标的回注水,经过注水井筒时出现水质恶化现象,导致注入地层的水质不合格。因此有必要检测注水井筒水质状况,确保回注水达标回注地层。
针对井筒水质指标,目前国内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水质指标的检测或预测: 一是采用“置换取样”法,从注水井的套管注水,将油管内的水替换出来,通过计算替换出的水的体积,计算不同注水井不同深度水样被替换出的时间,在井口取样即可得到不同深度的样品。二是运用结垢趋势预测软件,预测随着注水井深度的增加,结垢趋势变化情况。以上方法只能得到一定的水质变化趋势,并不能确定具体的水质指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田注水井浊度电导率一体化集成检测探头,该检测探头能实现注水井筒内的水质检测。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田注水井浊度电导率一体化集成检测探头,其包括依次连接的下接头、浊度测试仓、电路系统仓、中间仓、电导率检测仓、上接头;所述浊度测试仓、中间仓、电导率检测仓的仓壁上均开设有窗口,以直接接触注水井筒内的流体,从而实现注水井筒水质的实时检测;
下接头与加重装置连接;
浊度测试仓的浊度传感器将采集的数据传递给电路系统仓内的电路系统;
中间仓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将采集的数据传递给电路系统仓内的电路系统;
电导率检测仓的电导率传感器将采集的数据传递给电路系统仓内的电路系统;
上接头与信号传输电缆连接,所述信号传输电缆与电路系统仓内的电路系统连接。
按上述方案,所述浊度测试仓包括浊度测试仓壳和位于浊度测试仓壳内的浊度传感器,所述浊度测试仓壳上设有与浊度传感器的红外测量窗匹配的对开检测窗口,浊度传感器通过检测窗口直接接触由检测窗口流入浊度测试仓的流体,从而实现井筒内浊度的实时检测。
按上述方案,所述浊度传感器包括承压壳体、红外测量窗、浊度传感接收器和多芯插座;所述红外测量窗镶嵌于承压壳体上,并与对开检测窗口相对;所述浊度传感接收器置于承压壳体内,浊度传感接收器通过多芯插座与电路系统连接;
红外测量窗发射的红外线透过由对开检测窗口流入检测仓的液体,反射的红外信号透过红外测量窗被浊度传感接收器感应,通过测量线路转换为表征浊度的电信号,由多芯插座输出至电路系统。
按上述方案,浊度传感器通过安装槽安装于浊度测试仓壳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节能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节能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35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段式顶底板围岩破坏范围观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增强型伸缩制动的采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