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不同井口直径的车载深井救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0443.2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9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武;张家福;张新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B99/00 | 分类号: | A62B9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何彩霞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扬机 救援 救援装置 控制装置 深井救援 事故井 井口 设备技术领域 钢丝绳 支撑架 安全 保证 | ||
一种用于不同井口直径的车载深井救援装置,救援车上载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卷扬机通过支撑架相连接,卷扬机通过钢丝绳与深入事故井的救援装置相连接;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救援效果良好、提供动力方便、对被困人员具有保护作用等优点,可推广应用到事故井救援装置或设备技术领域,以提高救援速率,保证救援安全高效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救援设备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不同井口直径的车载深井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人员坠井被困事件时有发生,而井大多是深井且直径较小,这为救援造成很大难度。目前用于深井救援的装置,多数为夹持机构,然而这些装置不能很方便的对被困人员进行夹持且夹持力难以精确控制,夹持装置的工作视野不能由施救人员完全观察到,因此夹持类救援装置大都不能达到良好的救援效果。另外,夹持类救援装置不能对被困人员进行保护,在夹持装置向井口提拉的过程中,没有避免被困人员与井壁发生接触的保护装置。由于,废井多位于荒郊野外,单独的救援装置往往难以得到电力支持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救援效果良好、提供动力方便、对被困人员具有保护作用的一种用于不同井口直径的车载深井救援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救援车上载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卷扬机通过支撑架相连接,卷扬机通过钢丝绳与深入事故井的救援装置相连接。
本发明的救援装置为:固定架中部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上端与钢丝绳相连接,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设置在固定架下端上表面的弧形定位爪末端的齿轮相啮合,固定架的下端中心位置设置有丝杠,丝杆上部设置有连接壳体,连接壳体与摩擦轮相接触,摩擦轮与安装在固定架下端的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丝杠下部设置有同心的转动外救援筒和固定内救援筒,转动外救援筒和固定内救援筒之间设置有救援绳网,转动外救援筒的上部丝杠上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安装在第三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三齿轮相啮合,第三伺服电机安装在丝杠上。
本发明的固定架下端的上表面360°内均布设置有3~6个弧形定位爪。
本发明的弧形定位爪的半径为100~120mm,圆心角为45°~60°,弧形定位爪的末端设置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齿轮。
本发明的连接壳体内的丝杠上设置有第四齿轮和通过固定板固定的第四伺服电机,第四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五齿轮,第五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
本发明的丝杠的下端设置有照明装置。
本发明的丝杠的下端设置有声音图像采集装置。
本发明的丝杠的下端设置有声音图像采集装置。
本发明的丝杠的下端设置有红外测距装置。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救援装置采用车载的形式,能实现便捷快速移动救援,车载系统能够为救援装置的工作提供电力支持。
2、整个定位装置通过弧形定位爪的旋转扩大或缩小直径,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深井,弧形定位爪,能很好地与不同类型的井壁契合,定位安全可靠。
3、采用可更换式救援筒,扩大整个救援装置的使用范围,对不同直径的深井,都能达到很好的救援效果;转动外救援筒采用弹性材料制造,使其在转动过程中有保持其与井壁紧密接触的趋势,以保证尽可能小的力施加在被困人员身上,保证其安全。
4、救援筒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被困人员不与井壁的接触,避免剐蹭,这是大多数夹持类救援装置不具备的,采用绳网的形式兜住被困人员,亦能克服夹持类救援装置夹持不稳造成被困人员掉落的缺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04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喙状打捞器
- 下一篇:一种远程控制隧道消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