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全装配式田间涵闸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7130.1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6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袁承斌;程吉林;钟小平;张礼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3/02 | 分类号: | E02B13/02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田间 农田水利工程 钢筋混凝土 配套建筑物 定型构件 构件组装 其他材料 维护方便 螺栓式 接插 制作 通用 | ||
一种新型全装配式田间涵闸,涉及农田水利工程的技术领域。该涵闸利用8种钢筋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制作的定型构件,然后根据配套建筑物的结构特点,用一种螺栓式的接插方式将这些构件组装成新型全装配式田间涵闸,达到构件通用、质量可靠、制作简单、安装快捷、易装易拆、维护方便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田水利工程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由8种定型构件组装成的新型全装配式田间涵闸。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基本解决了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其中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发挥了相当作用。近年来各地已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大兴农田水利建设。田间配套建筑物作为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面广量大,其设计与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使用效果。过去采用较多的装配式田间配套建筑物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多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规格小,形状较为复杂,预制与施工不便。
现有技术中,把凡是能在施工现场分解出来的部件,都事先在车间的生产线上按照统一标准做好,然后运到工地像“搭积木”一样装配起来,让建筑业走向工厂化,实现建造向制造的转变。在欧美和日本,建筑工业化的比例已高达50%~70%。
因此,发展农田水利装配式建筑物势在必行,机遇良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农田水利装配式建筑物预制构件规格小,形状较为复杂,构件拆分不合理、预制与施工不便,质量得不到保证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全装配式田间涵闸,该涵闸利用8种钢筋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制作的定型构件,然后根据配套建筑物的结构特点,用一种螺栓式的接插方式将这些构件组装成新型全装配式田间涵闸,达到构件通用、质量可靠、制作简单、安装快捷、易装易拆、维护方便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全装配式田间涵闸,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定型构件组装而成:底板、翼墙、闸首挡墙、闸框、闸门、门槽、涵管及涵管垫块,所述底板、闸首挡墙为两块,分别置于涵管两端,两个闸首挡墙为L型结构并相对设置,两个闸首挡墙的水平底部之间夹持涵管垫块,两个闸首挡墙的竖直部分别设有接插涵管的涵管孔,所述涵管置于涵管垫块以及两个闸首挡墙的水平底部之上,涵管两端分别置于两个闸首挡墙的涵管孔处;
所述底板为梯形结构,并置于L型闸首挡墙外侧,且底板的梯形上底与闸首挡墙的水平底部拼接,每块底板的梯形两腰处分别设置翼墙;所述翼墙为L型结构,底板置于L型翼墙外侧,且其梯形腰部与翼墙的水平底部拼接,翼墙的竖直部端面与对应闸首挡墙的竖直部相连;
所述闸框、闸门、门槽均置于其中一块闸首挡墙的外侧,所述闸框包括两根立柱以及用于连接两立柱的横梁,所述横梁置于两立柱顶部,且两立柱与闸首挡墙的竖直部相连;所述闸门置于横梁下方,并通过螺杆与横梁中部相连;所述门槽为两个,分别置于闸门两侧,并与闸首挡墙的竖直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L型翼墙由L型翼墙A、L型翼墙B通过拼装而成,L型翼墙B紧邻闸首挡墙。
进一步地,所述L型翼墙的竖直部,其端部延伸有连接块,连接块与该竖直部形成L型,该连接块与对应闸首挡墙的竖直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涵管垫块以及两个闸首挡墙水平底部在与涵管接触处设有与涵管弧度相匹配的圆弧槽。
进一步地,所述门槽为L型,L型的拐角处与闸门侧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翼墙与闸首挡墙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闸框与闸首挡墙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门槽与闸首挡墙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闸首挡墙采用混凝土制成,所述闸门采用混凝土或铸铁制成,所述门槽采用混凝土或铸铁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涵管由若干涵管段连接构成,每个涵管段包括一中空筒体,筒体侧端面设承插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71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约式洪灌渠道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垃圾收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