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飞溅短路气保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6659.1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8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迈德焊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2 | 分类号: | B23K9/12;B23K9/133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虹霞;黄春松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丝轮 送丝管 飞溅 焊接控制系统 焊丝 气保焊设备 数字式 摆动装置 固定设置 焊接设备 送丝装置 短路 脉冲 第一驱动装置 活动设置 控制电路 咬合区域 抖动 焊嘴 前部 熔滴 焊接 驱动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飞溅短路气保焊设备,包括带数字式焊接控制系统的焊接设备和脉冲送丝装置,所述的脉冲送丝装置包括机架和送丝管,送丝管前部固定设置于焊接设备的焊嘴中,第一送丝轮和第二送丝轮活动设置于机架上,且第一送丝轮和第二送丝轮相互咬合区域构成供焊丝通过的第一通道,第一送丝轮和第二送丝轮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送丝管尾部固定设置于位于第一通道前方的机架上,在送丝管尾部与第一通道之间设置有使焊丝上下抖动的摆动装置,摆动装置通过控制电路与数字式焊接控制系统相连接。该设备在保证熔滴无飞溅冷过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焊接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飞溅短路气保焊设备。
背景技术
冷金属过渡焊接技术(简称CMT)是一种无焊渣飞溅的新型焊接工艺技术。所谓冷金属过渡,指的是数字控制方式下的短电弧和焊丝的换向送丝监控。其中换向送丝系统由前、后两套协同工作的送丝装置组成,从而使焊丝的输送过程呈间断送丝。后送丝装置按照恒定的送丝速度向前送丝,前送丝装置则按照控制系统的指令以70Hz的频率控制着脉冲式的电焊丝输送。其中前送丝装置通过采用伺服调速电机实时改变送丝轮组中各送丝轮的转速来实现脉冲送丝作业,由于各送丝轮的不连续的加减速运动会带来机械惯性的不连续变化,从而使各送丝轮磨损严重,寿命严重缩短,同时微小型的直流电机伺服调速技术还不充分成熟、普及,成本高昂,脉冲送丝精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脉冲送丝精度高、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低飞溅短路气保焊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一种低飞溅短路气保焊设备,包括带数字式焊接控制系统的焊接设备和脉冲送丝装置,所述的脉冲送丝装置包括机架和送丝管,送丝管前部固定设置于焊接设备的焊嘴中,第一送丝轮和第二送丝轮活动设置于机架上,且第一送丝轮和第二送丝轮相互咬合区域构成供焊丝通过的第一通道,第一送丝轮和第二送丝轮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第一送丝轮和第二送丝轮匀速转动、咬合推动位于第一通道中的焊丝,使焊丝匀速向前移动;送丝管尾部固定设置于位于第一通道前方的机架上,在送丝管尾部与第一通道之间设置有使焊丝上下抖动的摆动装置,在摆动装置和第一驱动装置的双重驱动下,焊丝依次穿过第一通道、送丝管尾部后匀速进入送丝管中、并随着焊丝的上下抖动与送丝管管壁碰撞、使焊丝呈脉冲运动形式移动;摆动装置通过控制电路与数字式焊接控制系统相连接,数字式焊接控制系统能对脉冲送丝运动与熔滴过渡过程进行数字化协调,从而使熔滴无飞溅冷过渡。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低飞溅短路气保焊设备,其中,所述的送丝管为塑料软管。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低飞溅短路气保焊设备,其中,所述的摆动装置的结构为:在送丝管尾部与第一通道之间的机架上活动设置有推杆,在推杆上设置有前后贯通的、供焊丝通过的通孔,推杆能相对机架上下往复滑动,在机架上设置有驱动推杆相对机架上下往复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与控制电路相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低飞溅短路气保焊设备,其中,在推杆下段设置有水平设置的长槽,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为:在机架上固定设置有与控制电路相连接的摆动电机,在摆动电机的电机轴端面上设置有摆杆,摆杆中心偏离电机轴中心,摆杆伸入长槽中。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低飞溅短路气保焊设备,其中,在通孔的上通孔壁上设置有向内凹进的上卡槽,在通孔的下通孔壁上设置有向内凹进的下卡槽,在上卡槽和下卡槽中分别设置有一个滚轮,二个滚轮分别活动支承设置于上卡槽和下卡槽中,且二个滚轮相互咬合区域构成供焊丝通过的第二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迈德焊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迈德焊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66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