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井入口检测塔及其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85060.6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1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任翔;徐颖;郭梦圆;刘真;杜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E21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器 检测 矿井入口 塔体 升降机 温湿度传感器 控制台 驱动控制器 氧气传感器 移动监控器 安全监控 表现稳定 井下环境 双重检测 入口处 构建 联动 上电 测试 煤矿 网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入口检测塔及其实现方法,包括检测塔主体,所述检测塔主体上设置有塔体、控制器和升降机;所述塔体安装于矿井入口之上,所述塔体上设置有瞭望台和控制台;所述控制台上固定安装有控制器和驱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联动程序;所述升降机的角落里安装有检测控制器,所述检测控制器上电性连接有移动监控器、氧气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本发明在实际测试中,表现稳定可靠,具有一塔多用、随时检测功能,完全可以实现对地面、井下环境及空气双重检测的功能,构建出合理高效的煤矿入口处的安全监控网络,适合推广运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安全预警及其检测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矿井入口检测塔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为有效规避煤矿事故,亟需探究和明晰煤矿安全事故致因机理。通过分析2001年至2016年重特大煤矿事故调查报告,事故致因多与煤企监测力度不足、网络构建不全等有关,加大监测网络构建,建立健全网络平台,提高瓦斯监测力度,形成合理的、高效的安全预警监测势在必行。煤矿入口处是井下与地面空气交换的重要通道,在煤矿入口处安装检测塔,既可以检测地面空气成分,又能够监控井下环境及空气成分,在煤矿入口处组建检测网络是最佳选择。
本发明采用传感器检测技术和电机控制技术,再配以检测塔、升降机等机械结构设计,实现对地面、井下环境及空气双重检测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井入口检测塔及其实现方法,以实现对地面、井下环境及空气双重检测的功能,一塔多用,随时检测,构建出合理高效的煤矿入口处的安全监控网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井入口检测塔及其实现方法,包括检测塔主体,所述检测塔主体上设置有塔体、控制器和升降机;所述塔体安装于矿井入口之上,所述塔体上设置有瞭望台和控制台;所述控制台上固定安装有控制器和驱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联动程序;所述升降机的角落里安装有检测控制器,所述检测控制器上电性连接有移动监控器、氧气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塔体呈圆台型结构设计;所述塔体一侧设置有爬梯,所述爬梯分别通往瞭望台和控制台。
优选的,所述塔体另一侧安装有甲烷传感器,所述甲烷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相连。
优选的,所述瞭望台的两侧安装有地面监控器,所述地面监控器与控制器电性相连。
优选的,所述控制台中心上设置有收放线杆,所述收放线杆输入端与驱动电机相连;所述收放线杆输出端通过钢丝绳与升降机相连。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中的MOSFET开关管与驱动控制器的方波控制端口电性相连,所述驱动控制器的双向通讯端口与控制器双向通讯端口电性相连。
优选的,所述检测控制器的双向通讯端口与控制器双向通讯端口电性相连;所述移动监控器安装于升降机的侧棱上,摄像头朝向巷道方向。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通过通信光缆和调制解调器与总监控室相连,所述通信光缆采用GYFTZY非金属阻燃光缆;所述控制器、驱动控制器、检测控制器皆采用S300型PLC。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传感器检测技术和电机控制技术,再配以检测塔、升降机等机械结构设计,实现对地面、井下环境及空气双重检测的功能。
具体效果体现在:
1、采用控制器、驱动控制器、检测控制器,独立控制后,又将控制信息与控制器交互,减轻控制负担,使得控制更加精确;
2、采用GYFTZY非金属阻燃光缆作为通信线路,既可以满足检测塔组建的煤矿入口处安全监控网络中的信息流通,又具备阻燃效果,防止火灾发生或火灾发生时防止继续蔓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50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