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自燃的灭火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84518.6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0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海蔓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07 | 分类号: | A62C3/07;A62C31/00;A62C3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自燃 灭火 设备 | ||
本专利申请涉及A62C3/00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汽车自燃的灭火设备,包括高压气体装置,干粉罐、金属软管以及气流通道,高压气体装置的出口与气流通道入口连接,干粉罐底部与气流通道侧壁连接,气流通道的出口处与金属软管连接;高压气体装置包括膨胀式温度计,膨胀式温度计外圈设有凸轮,高压气体装置上设有第一工作膜片,第一工作膜片上设有第一钢针,靠近第一钢针尖端一侧设有箱体,箱体正对第一钢针的部分设有薄膜;干粉罐所对应的气流通道上设有转动板,转动板上设有第二钢针,干粉罐底部设有第二工作膜片;本发明通过将干粉与高压气体分开设置,再根据伯努利原理,使高压气体带动干粉进入金属软管,从而达到快速灭火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62C3/00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灭火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汽车越来越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有时也会成为危险的潜在杀手,如汽车自燃或撞车后起火,主要是汽车头的发动机部分容易发生火情。目前的汽车灭火装置通常都需要手动开启,当汽车发生自燃时,经验不足的驾驶员极易由于惊慌而逃离汽车,忘记按压汽车灭火装置,造成汽车火情加剧甚至发生爆炸,所以手动的汽车灭火装置使用范围和实用性非常有限。
针对上述问题,授权公开号为CN 103845830B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自燃的自动灭火装置,包括:内部空腔填充干粉且两端设有开口的外壳、设于所述外壳空腔内且填充高压气体的高压气瓶、分别与外壳顶端开口和高压气瓶顶端固定连接的破爆器、与外壳底端开口固定连接的金属软管,所述高压气瓶顶部设有工作膜片,所述破爆器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高压气瓶顶端的撞针装置、与所述撞针装置连接的温度引爆装置。温度引爆装置内设有膨胀式温度计,该发明通过温度自动控制灭火装置开关,无需手动按压,灭火十分智能方便。
虽然上述文件解决了自动灭火的问题,但干粉聚集会堵住底端上的开口,从而达不到灭火的效果,没有解决灭火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用于汽车自燃的灭火设备,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干粉聚集会堵住开口的问题,以达到灭火的效果。
本方案中的一种用于汽车自燃的灭火设备,包括高压气体装置,干粉罐、金属软管以及气流通道,所述高压气体装置的出口与所述气流通道入口连接,所述干粉罐底部与气流通道侧壁连接,所述气流通道的出口处与所述金属软管连接;所述高压气体装置包括膨胀式温度计,所述膨胀式温度具有中心转轴,所述膨胀式温度计外圈设有且与膨胀式温度计中心转轴活动连接的凸轮,所述高压气体装置靠近凸轮的一侧设有第一工作膜片,所述第一工作膜片远离凸轮的一侧设有第一钢针,所述靠近第一钢针尖端一侧设有用于储存高压气体的箱体,所述箱体正对第一钢针的部分设有用于被第一钢针戳破的薄膜;所述干粉罐所对应的气流通道上设有转动连接的转动板,所述干粉罐的底部设有第二工作膜片,所述转动板的长度小于干粉罐底部第二工作膜片的长度,所述转动板上设有第二钢针,所述干粉罐的底部设有用于被第二钢针戳破的第二工作膜片;所述金属软管管壁上设有均匀排列的通孔。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本发明安装汽车前盖内的封闭空间内,将金属软管环绕引擎设置。当机箱内发生火灾时,膨胀式温度计依据热胀冷缩原理带动凸轮,凸轮凸出将第一工作膜片推出使第一钢针刺破箱体上的薄膜,高压气体从中流出来经过气流通道,高压气体经过转动板时,使转动板向上转动从而第二钢针刺破干粉罐底部的第二工作膜片,根据伯努利原理,干粉在高速流动的空气的带动下,进入金属软管,干粉沿金属软管向外喷射,从而快速对发生火灾位置进行灭火。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通过将干粉与高压气体分开设置,再根据伯努利原理,使高压气体带动干粉进入金属软管,从而达到快速灭火的效果;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干粉聚集会堵住开口的问题,以达到灭火的效果。
进一步优化,所述气流通道的出口处与金属软管通过三通阀固定连接。其优点在于:三通阀能使干粉向金属软管两侧流动并向外喷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海蔓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海蔓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45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灾害监测仪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图像火灾探测器的变电站电缆层灭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