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耐使用的特氟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80910.3 | 申请日: | 2018-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2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姚建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建珍 |
主分类号: | C08L27/18 | 分类号: | C08L27/18;C08L91/00;C08L71/00;C08L69/00;C08L79/08;C08L75/04;C08K3/04;C08K3/30;C08K3/08;C08K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氟龙材料 制备 高分子耐热材料 合金耐磨材料 耐磨复合材料 聚四氟乙烯 质量百分比 耐磨性 二硫化钼 加热保温 耐高温性 全氟聚醚 设备要求 体质颜料 烧结 石墨粉 熟桐油 过筛 合性 耐热 球磨 细粒 冷却 配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耐使用的特氟龙材料,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聚四氟乙烯细粒18‑22%、高分子耐热材料15‑18%、耐磨复合材料10‑12%、合金耐磨材料8‑10%、石墨粉6‑8%、熟桐油2‑4%、二硫化钼溶液2.2‑2.6%、全氟聚醚1.5‑1.8%、体质颜料4‑6%、助剂为余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新型耐使用的特氟龙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烧结、球磨过筛、混合搅拌、加热保温和冷却;本发明的配方更加的合理,该新型耐使用的特氟龙材料,能够有效的提高所制备特氟龙材料的耐热和耐高温性,能够有效的提高所制备特氟龙材料的耐磨性,沾合性也非常可观,而且该特氟龙材料的制备方法更加的简单,设备要求低,具有很好的推广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氟龙材料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耐使用的特氟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英文缩写为PTFE,(俗称塑料王,哈拉),商标名在中国,由于发音的缘故,Teflon这一商标又被称之为特氟龙、铁氟龙、铁富龙、特富龙、特氟隆等等,皆为Teflon的音译,这种材料的产品一般统称作不粘涂层;是一种使用了氟取代聚乙烯中所有氢原子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这种材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同时,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它的摩擦系数极低,所以可作润滑作用之途,亦成为了不沾锅和水管内层的理想涂料。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特氟龙材料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是仍普遍存在耐热性、耐磨性和粘合性差的缺点,从而降低了特氟龙材料的使用寿命,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因此,发明一种新型耐使用的特氟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耐使用的特氟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耐使用的特氟龙材料,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聚四氟乙烯细粒18-22%、高分子耐热材料15-18%、耐磨复合材料10-12%、合金耐磨材料8-10%、石墨粉6-8%、熟桐油2-4%、二硫化钼溶液2.2-2.6%、全氟聚醚1.5-1.8%、体质颜料4-6%、助剂为余量。
优选的,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聚四氟乙烯细粒18%、高分子耐热材料15%、耐磨复合材料10%、合金耐磨材料8%、石墨粉6%、熟桐油2%、二硫化钼溶液2.2%、全氟聚醚1.5%、体质颜料4%、助剂为余量。
优选的,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聚四氟乙烯细粒20%、高分子耐热材料16%、耐磨复合材料11%、合金耐磨材料9%、石墨粉7%、熟桐油3%、二硫化钼溶液2.4%、全氟聚醚1.7%、体质颜料5%、助剂为余量。
优选的,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聚四氟乙烯细粒22%、高分子耐热材料18%、耐磨复合材料12%、合金耐磨材料10%、石墨粉8%、熟桐油4%、二硫化钼溶液2.6%、全氟聚醚1.8%、体质颜料6%、助剂为余量。
优选的,所述高分子耐热材料为55%聚碳酸酯和45%聚酰亚胺混合组成的粉末。
优选的,所述合金耐磨材料由锡钛合金骨料50%、青铜粉25%和铝粉25%混合而成,所述体质颜料为硫酸钡,所述助剂包括增粘剂40%、分散剂30%和消泡剂30%,所述增粘剂为DINP,所述分散剂为BYK-190,所述消泡剂为104E。
优选的,所述耐磨复合材料是以70%聚氨酯树脂为基体材料与30%石英砂粒混合,硫化工艺加工而成。
一种新型耐使用的特氟龙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建珍,未经姚建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09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