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厘米级岩心模拟地层非均质性的装置以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80204.9 | 申请日: | 2018-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4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成;范佳乐;单五一;张军;吕冰玉;李清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6331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厘米 岩心 模拟 地层 非均质性 装置 以及 制造 方法 | ||
一种利用厘米级岩心模拟地层非均质性的装置以及制造方法。主要为了用于实验室结合实际地层从厘米级别上模拟地层非均质性。其特征在于:装置由大小为1×1×30cm的不同渗透率长方体人造岩心,第一螺纹接头,第二螺纹接头,人造厘米级浇筑非均质岩心,进口阀,出口阀以及岩心托架组成;制造该装置首先要获得实际地层的实测数据的分布规律,根据其规律来确定厘米级岩心的渗透率分布,从而使地层中的渗透率分布规律在厘米级岩心中可以模拟出来,由此来模拟地层的非均质性。通过该装置可以使得非均质地层中微小的变化可以在实验室中得以模拟,也使得实验室中的模拟非均质地层驱油试验更加符合实际地层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模拟地层非均质性原油驱替实验中的模拟地层非均质性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储层在形成过程中受沉积环境,成岩过程和构造作用的影响,在空间分布及内部属性上都存在着不均匀的变化,即储层的非均质性。在目前的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储层非均质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驱油的开发效果,所以研究不同渗透率岩心的驱油过程中的渗透规律对油气田开发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实验室中研究储层非均质性往往只是通过不同渗透率岩心简单的并联来研究其驱油规律,即使有通过多个不同渗透率的岩心组成的非均质岩心来研究其驱油规律,但其每块岩心的渗透率值基本都是通过取每个地层渗透率的平均值所得到。由于受沉积作用的影响,储层内也存在着微小的不均匀的变化,因此在层内的渗透率也会存在着差异,仅仅使用地层渗透率的平均值就很难准确模拟出储层的细微变化,所以会导致实验室中非均质性驱油试验结果和现场的实施效果存在差异,从而使得实验室的实验结果失去对现场开发的指导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技术背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厘米级岩心模拟地层非均质性的装置以及制造方法,本发明从现场中提取的渗透率出发,通过统计得到实际地层的渗透率分布频率,并根据该地层中渗透率出现的频率设置厘米级岩心的渗透率的分布,从而得到厘米级岩心模型。该模型利用实际地层中的渗透率分布规律并将其在厘米级岩心将其模拟出来,从而将地层中的分布规律可以在非均质岩心中得以体现。该模型以现场的实际数据出发,所得到的非均质岩心更加符合实际地层。该模型将储层非均质性细分为厘米级,并且将各个厘米级岩心设置有不同的渗透率,能够更加精细的将储层自身的细微变化模拟出来,使得实验室中模拟储层非均质性驱油实验更加接近储层的实际情况,并为现场中非均质地层的驱油开发方案设计提供更为可靠的实验依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厘米级岩心模拟地层非均质性的装置,该装置主要由进口阀,第一螺纹接头,1×1×30cm不同渗透率长方体人造岩心,人造厘米级浇筑非均质岩心,第二螺纹接头,岩心托架以及出口阀组成。
所述人造厘米级浇筑非均质岩心由25块1×1×30cm渗透率各不相同的长方体厘米级岩心组成,其中厘米级长方体岩心由不同粒径的石英砂胶结而成,然后将25块渗透率各不相同的长方体厘米级岩心按5×5排列,其中每块厘米级岩心的渗透率通过统计实际地层中的渗透率分布规律所得,最后在两端放置垫块后外层由环氧树脂浇筑形成人造厘米级浇筑非均质岩心。
所述第一螺纹接头两端同时设置有螺纹,第一螺纹接头左端与进口阀螺纹通孔通过旋拧连接,右端与人造厘米级浇筑非均质岩心左端通孔通过旋拧连接。
所述第二螺纹接头两端同时设置有螺纹,第二螺纹接头左端与人造厘米级浇筑非均质岩心右端通孔通过旋拧连接,其右端与出口阀螺纹通孔通过旋拧连接。
所述岩心托架用于实验中放置人造厘米级浇筑非均质岩心,其由放置岩心的平板,两个直角形支架和四个固定螺栓组成,实验室可根据需要自行设计支架的高度。
用于制作所述模拟地层非均质性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提取待模拟实际地层的渗透率数据,建立地层渗透数据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802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燃气透过性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试样渗透系数测试与比较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