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低温型剪切增稠液体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6408.5 | 申请日: | 2018-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1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俞科静;江洋;钱坤;张典堂;田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5/256 | 分类号: | D06M15/256;D06M11/79;D06M15/643;D06M15/53;D06M10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素卿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剪切 液体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耐低温型剪切增稠液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在25~55℃的温度下,将300~480份的带正电荷的微纳米球形二氧化硅粒子加入到100~250份的分散介质中,并加入2份聚四氟乙烯粉末,使用螺带式搅拌器以800r/min的转速进行搅拌,分散30~80分钟,得到均匀的分散液;
(2)然后将步骤(1)所得分散液放置在真空烘箱,25~55℃温度下静置5~15小时,得到耐低温效果显著的剪切增稠液体;各原料以质量份数计;
所述带正电荷的微纳米球形二氧化硅粒子的制备方法为:取SiO2粒子于1000mL四口瓶中,加入无水甲苯和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超声混合30min后,110℃冷凝回流,磁力搅拌24h;反应结束之后,再依次用去离子水、乙醇、丙酮反复洗涤;然后50℃真空干燥即可得所述带正电荷的微纳米球形二氧化硅粒子;
所述分散介质为含有0.01%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分子量为2000~8000的聚醚多元醇和硅油的混合物;其中聚醚多元醇与硅油的质量比为4~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正电荷的微纳米球形二氧化硅粒子的粒径为10nm~10μm。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低温型剪切增稠液体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耐低温型剪切增稠液体可用于柔性轻质防护材料的制备,并且该防护材料可应用在-35℃~-30℃温度环境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低温型剪切增稠液体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耐低温型剪切增稠液体可通过手糊成型技术、真空浸轧、喷涂或塑封技术对纤维织物进行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64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