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研磨与生箔两用安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74711.1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6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郑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紫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04 | 分类号: | C25D1/04;B24B5/37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李晓芬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乌龙江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定杆 竖向 支撑架 转动轴 限位装置 研磨 竖向杆 套筒 平移 安放装置 铰接装置 限定装置 限位孔 底板 滚轮支座 纵向槽 侧板 吊装 | ||
1.一种研磨与生箔两用安放装置,钛辊在生箔、研磨采用同一套支撑电解槽,即安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1)、侧板(1-2)、转动轴支撑架(2),滚轮(3)、滚轮支座板(4);滚轮(3)设置在滚轮支座板(4)的下方;
所述底板(1-1)以及转动轴支撑架(2)均固定在滚轮支座板(4)上 ;转动轴支撑架(2)在侧板(1-2)的外侧,且转动轴支撑架上固定有钛辊;
在转动轴支撑架(2)的外侧固定有平移限定装置(8);所述平移限定装置(8)包括:竖向杆限定套筒(8-1),竖向限定杆(8-2);
其中竖向杆限定套筒的一侧壁设置有纵向槽(8-3),所述竖向限定杆(8-2)插入到竖向杆限定套筒(8-1)中;
所述竖向限定杆(8-2)包括:竖向限定杆本体(8-2-1)、铰接装置(8-2-2)、限位装置(8-2-3);所述限位装置(8-2-3)与竖向限定杆本体(8-2-1)通过铰接装置(8-2-2)连接在一起;
限位装置(8-2-3)采用T形结构;在地面上设置限位孔,竖向限定杆的底部插入到限位孔中;
所述限位孔的内表面设置有弹性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与生箔两用安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采用橡胶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与生箔两用安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滚轮支座板的下侧至少设置 2排滚轮,其中,每排滚轮至少包括2个滚轮;所述其中至少2排滚轮的滚轮间固接有滚动转轴(5),所述至少有2个滚动转轴(5)均保持相互平行、其用于限位;所述的用于限位的滚动转轴(5)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套筒(6),所述限位杆能够通过连接套筒(6)将用于限位的滚动转轴(5)限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研磨与生箔两用安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采用弹性限位杆,所述用于限位的滚动转轴的表面设置有至少1组连接套筒组件,所述连接套筒组件由第一连接套筒、第二连接套筒、第三连接套筒、第四连接套筒组成,所述4个连接套筒(6)呈十字形分布在滚动转轴(5)上,所述用于限位的滚动转轴以及连接套筒的结构完全相同,相邻2个用于限位的滚动转轴的连接套筒为正反螺纹;相邻2个用于限位的滚动转轴的相对应的连接套筒处于同一直线时的长度记为L;所述弹性限位杆(7-1)的两端的外螺纹为正反螺纹,所述弹性限位杆(7-1)处于正常状态下的长度大于L。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研磨与生箔两用安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采用刚性限位杆,在用于限位的滚动转轴(5-1)上设置有至少1组连接套筒组件,所述连接套筒组件由第一连接套筒、第二连接套筒、第三连接套筒、第四连接套筒组成,第一连接套筒与第二连接套筒的轴线共线,第三连接套筒与第四连接套筒的轴线共线,第一连接套筒、第二连接套筒、第三连接套筒、第四连接套筒呈十字形分布在滚动转轴(5)上; 第一连接套筒与第二连接套筒之间的滚动转轴设置有通孔(5-1),第三连接套筒与第四连接套筒之间的滚动转轴设置也有通孔(5-1);连接套筒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刚性限位杆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研磨与生箔两用安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采用刚性限位杆,在用于限位的滚动转轴(5-1)上设置有至少1组连接套筒组件,所述连接套筒组件由第一连接套筒、第二连接套筒、第三连接套筒、第四连接套筒组成,且第一连接套筒与第二连接套筒的轴向方向平行,第三连接套筒、第四连接套筒的轴向方向平行,第一连接套筒、第二连接套筒、第三连接套筒、第四连接套筒呈口字形分布在滚动转轴(5)上;所述每个连接套筒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刚性限位杆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
7.如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研磨与生箔两用安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限定杆设置有水平通孔,所述水平通孔用于穿设限位杆。
8.如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研磨与生箔两用安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的一端部设置有转动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紫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紫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47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沉积法制备铁镍合金箔的工艺
- 下一篇:一种版辊镀铬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