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移动模架后吊梁上的柔性悬挂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73154.1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1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赵杰;张磊;刘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车同力达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6 | 分类号: | E01D21/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洪平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装架 吊梁 柔性悬挂结构 主梁 移动模架 纵移油缸 铰接轴 钩挂 建筑机械 底座转动 地理环境 局部横向 前后移动 维修成本 转动连接 纵向弯矩 承托 横移 弯矩 应用 小车 吸收 损害 | ||
本发明设计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移动模架后吊梁上的柔性悬挂结构,包括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横移底座转动连接的纵向吊装架,所述纵向吊装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横向吊装架,且所述的横向吊装架通过第二铰接轴与所述的纵向吊装架转动连接,所述横向吊装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承托主梁的钩挂机构,且所述的主梁可相对于钩挂机构前后移动。通过在主梁和后吊梁之间设置柔性悬挂结构,不仅能够吸收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所带来的局部横向弯矩或纵向弯矩,还能够避免后吊梁纵移油缸和小车纵移油缸不同步所带来的损害,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移动模架后吊梁的柔性悬挂结构。
背景技术
在桥梁施工的过程中,当一跨桥梁浇注完成后,移动模架需要纵移到下一跨桥梁处施工。在移动的过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首先先将支撑托架固定到下一施工处的桥墩上,此时移动模架的主梁和导梁的前端分别由固定设置于支撑托架上的小车支撑,移动模架的主梁的后端由后吊梁支撑,所述的后吊梁与已经浇注完成的跨桥梁通过导轨滑动连接。然后设置于跨桥梁和后吊梁之间的后吊梁纵移油缸和设置于小车和移动模架之间的小车纵移油缸同时动作,推动移动模架向前运动。
由于现有技术中,小车纵移油缸的活塞杆与主梁之间,以及后吊梁的横移底座和主梁之间均为刚性连接,这就要求设备在纵移过程中后吊梁纵移油缸与小车纵移油缸具有良好的同步性,否则容易导致后吊梁在纵移过程中滞后或超前对设备造成损害,增加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另外,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坡度等实际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所述模架主梁和后吊梁之间可能产生局部的横向弯矩或纵向弯矩,若采用传统的刚性连接,显然是不利于吸收横向弯矩和纵向弯矩的,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不仅增加了设备的维修成本,也增大了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移动模架后吊梁上的柔性悬挂结构,通过在主梁和后吊梁之间设置柔性悬挂结构,不仅能够吸收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所带来的局部横向弯矩或纵向弯矩,还能够避免后吊梁纵移油缸和小车纵移油缸不同步所带来的损害,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安全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移动模架后吊梁上的柔性悬挂结构,包括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横移底座转动连接的纵向吊装架,所述纵向吊装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横向吊装架,且所述的横向吊装架通过第二铰接轴与所述的纵向吊装架转动连接,所述横向吊装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承托主梁的钩挂机构,且所述的主梁可相对于钩挂机构前后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钩挂机构包括钩挂竖板,所述钩挂竖板的下部设置有用于承托主梁的承托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钩挂竖板的上端通过第三铰接轴与所述的横向吊装架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钩挂竖板的下端设置有两个承托滚轮,且两个所述的承托滚轮和第三铰接轴呈等腰三角形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钩挂竖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导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主梁上位于柔性钩挂结构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铰接轴沿纵向贯穿所述的纵向吊装架。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铰接轴位于所述第一铰接轴的上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主梁和后吊梁之间设置柔性悬挂结构,使后吊梁与主梁相对位置不固结,可减少后吊梁与主梁间不必要的约束,避免了后吊梁与主梁连接处局部横向、纵向弯矩较大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同时也避免了后吊梁纵移油缸与小车纵移油缸不同步导致的对后吊梁的损伤,确保了小半径平曲线桥梁施工时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车同力达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车同力达智能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731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