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分类回收信息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9223.1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06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印;汪剑超;李欣莲;王盛;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奥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Q50/26;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房云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分类 回收 信息管理 系统 | ||
1.一种垃圾分类回收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端和与用户端通过网络连接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通信单元、账号管理单元、回收标记信息管理单元、类别检测单元、称重计算单元;用户端通过通信单元与服务器其他各单元之间进行通信连接;
所述账号管理单元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账号信息并进行分析;所述回收标记信息管理单元接收前端发送的回收标记信息,所述类别检测单元用于对垃圾的分类类型识别和判断,并将数据反馈至称重计算单元;所述称重计算单元对目标垃圾进行称重,并根据称重重量结合对应分类类型的计算系数来计算费用,并反馈至账号管理单元;
所述垃圾分类回收信息管理系统还包括编号管理单元,当带有编号的垃圾袋装好可回收垃圾并被送至对应的回收点后,编号管理单元接收该垃圾袋上的编号信息,识别该编号信息所属的账户信息,并将该编号信息与所述账户信息进行绑定,并提供给其他处理单元;
称重计算单元根据称重重量、粗分类类型对应的第一计算系数、细分类类型对应的第二计算系数来计算费用,并将费用反馈至账号管理单元,账号管理单元将该次费用记录在相对应的帐号里;同时系统输出计算的费用结果,并发送给用户,提示该次回收结果;
对于同一物品粗分类后对应的第一计算系数不同于细分类后对应的第二计算系数,且粗分类后的可回收垃圾对应的计算费用为反馈的奖励费用,待清运垃圾对应的计算费用为收取的处理费用;
所述第二计算系数上为细分类后的各类垃圾的回收奖励单价或清运费用单价,不同细分类类型对应的第二计算系数不完全相同;对于同一垃圾物品,经过细分类后对应的第二计算系数要高于仅粗分类对应的第一计算系数;对于需要待清运的垃圾,仅经过粗分类和经过细分类的需要缴纳的清运费用也不同;
当存在m组待分类称重的称重物时,将一组称重物按照预先设定的分类规则进行分类;
将分出的n类物品分别放置在其所属类别对应的物品称重容器中,根据预先设置的物品称重容量与物品类别的映射关系,确定该组称重物中每一类物品的重量,完成所有组称重物的分类称重后,得到每一组称重物中每一类物品的单次重量W(i,j);其中i表示第i组称重物,i=1,2,…,m,m=1;i表示第j类分类物品,j=1,2,…,n,m=1;服务器可以输出任意一个单次重量W(i,j),也可以计算并输出物体总重量WT。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账号信息中至少包括用户的基本信息和金融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标记信息是基于回收标记信号类别表征回收垃圾分类程度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标记信息包括第一回收标记信息、第二回收标记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回收标记信息对应表示经过粗分类但未经过细分类的垃圾;
第二回收标记信息对应表示已经过细分类的垃圾。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若系统检测到第一回收标记信息,则发出进一步处理的指令,表明将该处理程度下的垃圾需要做进一步的细分拣处理,并需要将细分类类型反馈至称重计算单元,用于称重和费用计算;
若系统检测到第二回收标记信息,表明该批垃圾已经过细分类,系统直接将细分类类型反馈至称重计算单元,用于称重和费用计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分类回收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粗分类是指将垃圾分成两大分类:一类是所有可回收垃圾的混合,一类是包括厨余、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在内的待清运垃圾;
细分类指将粗分类后的垃圾根据材质不同或按照预设的分类规则,进一步细分成为多类的单一物品,用于不同的下游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奥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奥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922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二维码组合的消费互动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