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鲍螺去壳装置、加工系统及其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7663.3 | 申请日: | 201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6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市城厢区豪顺食品厂 |
主分类号: | A22C29/00 | 分类号: | A22C29/00;A23L17/40;A23L27/00;A23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黄骏鹏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花 去壳 装置 加工 系统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鲍螺去壳装置、加工系统及其加工工艺。一种花鲍螺去壳装置,包括刮壳刀、进料滑盆、传输组件、收壳箱、放料箱和支架,刮壳刀包括,刀具、弹簧、旋转轴和第一步进电机,第一步进电机驱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通过弹簧连接于刀具,刀具的宽度从旋转轴连接处向刀尖逐渐收窄,并向旋转轴轴心方向弯曲;去壳装置专门用于花鲍螺去壳,替代人工去壳,减少食品安全问题,提高去壳的效率和得率。花鲍螺二次冷冻工艺,保证切片的均匀性;提供最适合花鲍螺切片的漂烫温度和时间,最大限度保存营养;提供花鲍螺调味配方和调味工艺,丰富了鲜味的层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鲍螺去壳装置、加工系统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鲍螺是一种生长于深海水域的海鲜,捕获后即破壳取肉,去肠脏及洗净,然后采用先进科技急冻包装,所以保鲜度极高而不含添加剂。由于体型大,色泽洁白,可切丁、丝、片,可炒、可煲汤及作为海鲜火锅的上等原料。贝克扁平,螺层不多;梯层大,壳上开有数个小孔,供呼吸用。内面有珍珠光泽,中央有肌痕。鲍螺紧紧吸附在岩石和珊瑚礁上,分布于世界各地,体型大的种类产于温带海域。
现有技术中鲜有关于花鲍螺加工的记录,没有形成系统的加工技术,无法支持加工规模化生产。民间花鲍螺的加工口味单一,仅仅简单的速冻之后或者煮熟之后再冷冻售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花鲍螺去壳装置,专门用于花鲍螺去壳,替代人工去壳,减少食品安全问题,提高去壳的效率和得率。
本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花鲍螺切片的加工系统,实现低温切片、漂烫和调料一体化自动送料操作,减少二次污染发生的概率,降低人力等管理成本,支持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花鲍螺加工工艺,二次冷冻工艺,保证切片的均匀性;提供最适合花鲍螺切片的漂烫温度和时间,最大限度保存营养;提供花鲍螺调味配方和调味工艺,丰富了鲜味的层次。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
方案一:
一种花鲍螺去壳装置,包括刮壳刀、进料滑盆、传输组件、收壳箱、放料箱和支架,
所述支架由长板和连接在长板两端的脚架构成,
所述刮壳刀包括:刀具、弹簧、旋转轴和第一步进电机,
所述长板向下固定于第一步进电机,第一步进电机与旋转轴轴线连接,第一步进电机驱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通过弹簧连接于刀具,刀具的宽度从旋转轴连接处向刀尖逐渐收窄,并向旋转轴轴心方向弯曲;
所述刀具下方设有传输组件,传输组件包括:传送轴、传送带、第二步进电机和固定架;所述第二步进电机连接于传送轴,传送带设于传送轴表面,并通过传送轴带动传动和振动,所述传送带上设有与花鲍螺壳尾部配合固定的凹槽,所述凹槽与刀具对应设置,刀具的刀尖可延伸至凹槽内部,
所述进料滑盆向下倾斜设置,下端开口朝向传送带,
所述收壳箱置于传送带传送前进方向的一端,所述放料箱置于传送带两侧;所述传送带下方固定于固定架;
所述导料板从传送带侧边延伸至放料箱。
其中,所述刮壳刀均匀分布在长板上,刮壳刀沿长板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两排。其中,所述凹槽设有与花鲍螺壳相匹配的内螺纹。
方案二:
一种花鲍螺加工系统,包括系统控制器,还包括依次通过运输带连接的去壳装置、切片机、漂烫装置和滚揉机,
所述切片机包括刀片和低温控制管,所述刀片设置于运输带上方,所述低温控制管设置在刀片侧边;
所述漂烫装置包括水浴槽,所述水浴槽通过运输带连接于切片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市城厢区豪顺食品厂,未经莆田市城厢区豪顺食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76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禽蛋清洗消毒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态有机型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