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5272.8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4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梵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38/02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谢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沫混凝土 制备 发泡剂 聚丙烯腈纤维 硅酸盐水泥 有机硅乳液 八面沸石 保温性能 硅灰石粉 新型建材 制备工艺 粉煤灰 防水剂 减水剂 稳泡剂 早强剂 浇注 包膜 硅烷 混匀 稀释 粘土 切割 养护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新型建材技术领域,该种泡沫混凝土包括以下原料:普通硅酸盐水泥、包膜硅灰石粉、法库粘土、八面沸石粉、粉煤灰、聚丙烯腈纤维、有机硅乳液、硅烷防水剂、早强剂、减水剂、发泡剂和稳泡剂。其制备方法是先通过发泡剂的稀释、原料的混匀以及物料的浇注、养护、切割制得的。本发明的泡沫混凝土干密度值底、抗压强度高以及保温性能好,且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施工方便,适宜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建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发展一直在倡导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建筑材料轻质保温化。在建筑保温材料市场常用的有机类材料中,如聚苯乙烯泡沫板、酚醛泡沫板等,其防火性能极差,易燃烧,最好的酚醛泡沫仅只能达到B1级,且耐候性差,使用寿命短,更换成本高。而无机保温材料中:泡沫玻璃、泡沫铝、泡沫陶瓷的成本价格很高;岩棉等纤维保温材料虽然价格略低,但因其不是硬质材料,可施工性差,且对人健康有危害,容易使人浑身刺痒,矽肺等;另外,膨胀珍珠岩、玻化微珠等颗粒状松散保温材料,松散不易使用,用水泥胶粉粘接则密度大、保温效果不理想,使它们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因此目前具有防火性能好、保温隔热、轻质隔音、防震功能的泡沫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建筑保温隔热是泡沫混凝土的主要应用领域,目前占泡沫混凝土总产量的80%用于建筑隔热保温,而保温隔热方面低品质低性能的现浇施工又占据了90%左右,符合技术要求的泡沫混凝土制品少之又少,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干密度值大,施工不便;(2)内部产生的泡沫孔径不一,一致性差,抗压强度低;(3)导热系数大,保温效果不明显。因此,为了推进新型建材的良性发展,有必要对上述问题进行不断改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种泡沫混凝土干密度值底、抗压强度高以及保温性能好,且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施工方便,适宜推广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泡沫混凝土,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普通硅酸盐水泥100-200份、包膜硅灰石粉60-120份、法库粘土10-20份、八面沸石粉10-20份、粉煤灰10-20份、聚丙烯腈纤维5-15份、有机硅乳液15-25份、硅烷防水剂4-8份、早强剂1-5份、减水剂1-3份、发泡剂3-7份和稳泡剂1-5份;
上述的包膜硅灰石粉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得的:先将原材料硅灰石粉用酒精进行球磨分散处理4-6h,得到的浆料干燥后于420-480℃下烧结2-3h,冷却至室温,再在其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1-3%的硬脂酸铵、1-2%的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1-3%的对羟苯甲酸异丙酯和10-20%的去离子水,超声震荡35-45min后,之后于65-70℃恒温水浴中搅拌35-40min,得改性复混液;然后在改性复混液中加入相当于其重量10-20%的浓度为20%的Al(NO3)3溶液,同时加入适量氨水调节pH值为8-11,搅拌30-40min后,静置2-4h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处理后,在480-520℃烧结4-5h,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制得本发明原料中所需的包膜硅灰石粉。
进一步地,上述的泡沫混凝土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普通硅酸盐水泥150份、包膜硅灰石粉90份、法库粘土15份、八面沸石粉15份、粉煤灰15份、聚丙烯腈纤维10份、有机硅乳液20份、硅烷防水剂6份、早强剂3份、减水剂2份、发泡剂5份和稳泡剂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梵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梵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52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