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电站用喷沙消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64004.4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7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范明豪;钟世强;郭祥军;刘英卫;田宇;黄德保;张佳庆;秦少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安徽新力电业科技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6 | 分类号: | A62C3/16;A62C99/00;A62C31/00;A62C31/28;A62C37/00;H02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用喷沙 消防 装置 | ||
一种变电站用喷沙消防装置,可实施自动控制,提高变电站的消防监控及自动灭火功能多样化,达到有效预防和扑救的效果。包括控制系统、无人机、灭火单元、消防沙回收利用装置及变电站设备;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无人机飞行动作用于火情侦查,将无人机侦查信号分析计算后,按照预设程序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到灭火单元;所述无人机接受控制系统指令动作及侦查方向,传输侦查数据到控制系统;所述灭火单元接受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并执行灭火动作;所述消防沙回收利用装置自动对变电站设备及周边使用过的消防沙进行回收循环再利用。本发明解决常用泡沫或水喷雾装置的管路维护问题,避免排油注氮误动作时可能带来的设备损坏事故,达到有效预防和扑救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消防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用喷沙消防装置。
背景技术
变电站内一次设备的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大多采用油浸绝缘方式,其矿物绝缘油用量较多,例如500kV主变单相油重约50t,而1000kV主变单相油重则更是达到约130t,高压电抗器单相油重达到约70t。所用绝缘油闪点在135~150℃,燃点在165~195℃,自燃点约332℃,易蒸发、燃烧,同空气混合能构成爆炸混合物。变电站内蓄电池作为备用状态与充电机并联运行,所有的保护装置、自动化装置、事故照明等设备均靠直流来提供动力,用量较大。变电站内还包含二次设备室、电缆沟等一次二次设备,也极易发生火灾危险。上述设备若一旦发生过载、短路等故障,轻则损坏或烧毁,重则起火爆炸,严重危害供电可靠性,其危险性大、损失大,若造成大面积停电则社会负面影响也较大。
我国现有变电站内主要的消防系统为排油注氮装置、泡沫灭火系统或水喷雾灭火装置,但上述系统维护、检测均有难度。排油注氮装置误动作则极有可能引起主变压器永久性损坏。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维护方便的消防装置,填补变电站消防空白区域,提高变电站的消防监控及自动灭火功能多样化,达到有效预防和扑救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变电站用喷沙消防装置,可实施自动控制,提高变电站的消防监控及自动灭火功能多样化,达到有效预防和扑救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电站用喷沙消防装置,包括控制系统、无人机、灭火单元、变电站设备及消防沙回收利用装置;所述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端分别与无人机、灭火单元、变电站设备及消防沙回收利用装置配套设置;所述无人机接受控制系统指令动作,侦查火场情况,判断火势大小及位置,传输侦查数据到控制系统;所述灭火单元接受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执行灭火动作;所述消防沙回收利用装置自动对变电站设备及周边使用过的消防沙回收到灭火单元循环再利用;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接收无人机侦查的各种信号,分析计算后按照预设程序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无人机包括可见光高清拍照、精准测量水平距离和垂直高度;无人机旋翼带防撞保护圈;无人机信号接收装置接受控制系统控制信号进行动作,侦查数据通过无线传输设备传输到控制系统。
进一步的,灭火单元包括沙仓、喷沙电机、喷沙电机方向及角度控制器;沙仓通过传送带与喷沙电机相连;喷沙电机可控制喷沙流量,根据控制器信号可自动调节方向和角度。
进一步的,消防沙回收利用装置自动检测着火设备区域消防沙堆积高度,当高度达到设定值时,自动收集指定区域内的消防沙,回收到沙仓内。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变电站用喷沙消防装置可自动侦查火场情况及位置,自动调节喷沙流量、方向和角度,达到快速、准确、有效灭火;同时,消防沙回收利用装置可对扑救火灾过程中喷出的消防沙进行回收再利用,用于多次扑救火灾,缓解储沙可能不足的风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变电站用喷沙消防装置,填补变电站消防空白区域,提高变电站的消防监控及自动灭火功能多样化,是现有变电站消防装置的有益补充,解决常用泡沫或水喷雾装置的管路维护问题,避免排油注氮误动作时可能带来的设备损坏事故,达到有效预防和扑救的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安徽新力电业科技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安徽新力电业科技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40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