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冷式环流控温储粮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1934.4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3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祝林;余承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景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F25/22 | 分类号: | A01F25/22;A01F25/14;E04H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端 加湿模组 初效过滤层 中效过滤层 控温储粮 散热翅片 环流 自冷式 冷凝水回收装置 温湿度传感器 通风口 风机连接 人员操作 用电低谷 整套系统 制冷主机 重量损失 自动运行 内循环 仓房 风机 风口 耗能 脱水 维护 粮食 培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冷式环流控温储粮系统,包括加湿模组和制冷主机,所述加湿模组连接端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加湿模组连接端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连接端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连接端设置有中效过滤层,所述中效过滤层连接端设置有初效过滤层,所述初效过滤层连接端设置有仓房通风口和外风口,所述加湿模组连接端设置有冷凝水回收装置。本发明通过内循环技术,能保持仓粮的湿度在合理范围,降低因粮食脱水造成的重量损失,并且可自动在夜间用电低谷时开启,在设定好参数后,整套系统可自动运行,不需要人员操作,并且耗能小,使用和维护费用底,技术人员经简单培训即可对系统进行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冷式环流控温储粮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华南地区高温高湿天气时间长,如何控制粮温时安全储粮的关键。目前,各库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控温方式,只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粮面压盖谷冷控温:优点:谷冷后,延缓粮面粮温上升速度,减少谷冷次数,能防粮面生麦蛾;缺点:人力物力投入大,固定投入大,维修成本高,检查粮面困难,粮面易发现发热点,处理困难,谷冷移动困难;
2、谷物冷却机控温:优点:人力物力投入少,方便粮面检查,局部发热处理容易;缺点:粮面粮温较难控制,耗电量大,谷物冷却机固定投入大,维修成本高,易受外界感染虫害,谷冷移动困难;
3、窗式空调粮面控温:优点:耗电量较小,延缓粮面粮温上升速度,减少谷物冷却机使用,能防粮面生麦蛾;缺点:粮面压盖,人力物力投入大,粮面出现异常时,处理困难;
4、移动式空调控温:优点:移动方便,操作简单,投入少,局部处理能耗小,配件低廉,维修保养容易;缺点:风量小,对大粮堆均衡降温慢,要进行粮堆密闭,增加人力物力投入,受外界温度条件影响;
5、仓顶喷淋控温:优点:投入小,使用方便,维修容易,耗能小;缺点:降温幅度有限,不能直接降低粮温,浪费水源。
通话上述可以看出,目前常用的控温技术都有个共同缺点,即只能对粮面进行控温,无法对整个仓房的温度进行控制。由于粮食堆积后容易出现发热,而大量的粮食堆积后,本身就是很好的保温材料,容易出现粮芯部分与粮面温差过大,如果发现这个情况,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而且目前的控温方式需要人员过多参与,无法做到自动感应、自动控制。因此,发明一种自冷式环流控温储粮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冷式环流控温储粮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冷式环流控温储粮系统,包括加湿模组和制冷主机,所述加湿模组连接端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加湿模组连接端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连接端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连接端设置有中效过滤层,所述中效过滤层连接端设置有初效过滤层,所述初效过滤层连接端设置有仓房通风口和外风口,所述加湿模组连接端设置有冷凝水回收装置,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连接端设置有排水口。
优选的,所述加湿模组、制冷主机、温湿度传感器、风机和冷凝水回收装置连接端设置有控制模块。
优选的,所述制冷主机包括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压缩机,所述冷凝器输出端与膨胀阀输入端连接,所述膨胀阀输出端与蒸发器输入端连接,所述蒸发器输出端与压缩机输入端连接,所述压缩机输出端与冷凝器输入端连接,所述压缩机连接端设置有温度调节器。
优选的,所述冷凝水回收装置由集水槽构成,所述集水槽输出端与排水口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仓房通风口、外风口、排水口和控制模块均设置于仓房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景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景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19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