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器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60221.6 | 申请日: | 201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0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徐夏伶;卢俊杰;宋德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7/06 | 分类号: | G10L17/06;G10L17/22;G10L15/22;F24F11/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器设备 声纹信息 语音信息 控制方式 目标对象 声纹识别 样本数据 获取目标 机器学习 匹配 个性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器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对象发出的第一语音信息;利用声纹识别模型对第一语音信息进行识别,确定与目标对象对应的声纹信息,其中,声纹识别模型为使用多组样本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出来的,多组样本数据包括:目标对象的语音信息和相匹配的声纹信息;获取与声纹信息对应的控制方式;根据控制方式,对电器设备进行控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电器设备无法根据不同用户的控制习惯进行工作,个性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设备智能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器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器设备增加了语音控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语音直接控制电器设备而需要通过手动操作,方便用户使用,提高电器设备的智能化。例如,空调,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控制空调开启、关闭、降低温度、增大风速等。
但是,现有的电器设备并没有充分利用语音的优势,所有用户对电器设备的控制方式都相同,无法对不同用户的操作行为和控制习惯进行区分,无法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智能服务,电器设备个性化程度较低。
针对现有的电器设备无法根据不同用户的控制习惯进行工作,个性化程度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的电器设备无法根据不同用户的控制习惯进行工作,个性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对象发出的第一语音信息;利用声纹识别模型对第一语音信息进行识别,确定与目标对象对应的声纹信息,其中,声纹识别模型为使用多组样本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出来的,多组样本数据包括:目标对象的语音信息和相匹配的声纹信息;获取与声纹信息对应的控制方式;根据控制方式,对电器设备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对象发出的第一语音信息;对第一语音信息进行识别,确定与目标对象对应的声纹信息;获取与声纹信息对应的控制方式;根据控制方式,对电器设备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对象发出的第一语音信息;识别模块,用于利用声纹识别模型对第一语音信息进行识别,确定与目标对象对应的声纹信息,其中,声纹识别模型为使用多组样本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出来的,多组样本数据包括:目标对象的语音信息和相匹配的声纹信息;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声纹信息对应的控制方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控制方式,对电器设备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对象发出的第一语音信息;识别模块,用于对第一语音信息进行识别,确定与目标对象对应的声纹信息;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声纹信息对应的控制方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控制方式,对电器设备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的控制系统,包括: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目标对象发出的第一语音信息;处理器,与采集装置连接,用于利用声纹识别模型对第一语音信息进行识别,确定与目标对象对应的声纹信息,并获取与声纹信息对应的控制方式,其中,声纹识别模型为使用多组样本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出来的,多组样本数据包括:目标对象的语音信息和相匹配的声纹信息;控制器,与处理器连接,用于根据控制方式,对电器设备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的电器设备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的电器设备的控制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602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